close



集合隊形與相關事項,怎麼樣比較好?


討論:很多初學教練學員教球,總是讓球員「不拘隊形」來聽他講解;因此,假如他們球員眾多,亂成一團、處於後面的球員就發生看不到教練示範動作、後面球員聽不到教練講什麼話等情況,就不足為奇、司空見慣了。


合理教學要點(焦嘉誥,1983p80;許樹淵,2000p435):整理隊伍:不論是長方形或正方行隊伍。


所以,以球員12人為例,編成二路橫隊,矮小球員在前、大個子在後是比較合理方式;假如球員有18人,就編成三路橫隊;再像某些學校球員有如過江之鯽那麼多,依次成四路橫隊是不得已的事。


以常態集合隊形討論,高個子處在隊伍面向指導者左側、矮小球員處在隊伍右側,然後各列橫隊依據高矮次序排列;並且,假如是編成二路橫隊,較矮的球員也需要站於前面一路,或者假如是編成三路橫隊,也是依此矮個子處於最前面是理想的編配。



其次,在集合講解技戰術,或說明某些觀念、或糾正全隊某些不合理技術等時候,由於有些球員是作賊心虛,或者有些球員是心想躲在隊伍後面偷雞摸狗,甚至有些球員是,想擠到前排、用心的想瞭解技術問題等;因此,總會出現教練要球員集合瞬間,隊伍是參差不齊、高矮難分。於是,在彼時教練集合、排隊後的講解,各有企圖的就會為了達到目的,影響隊伍的排列以及球員聽講說明的狀況;所以,教練在彼時的講解與說明之前之整隊,當然就不能夠因為球員的高矮胖瘦、依據各球員企圖而有所影響。


最後討論,有一些教練可能心不在焉、也可能其他因素所致,疏忽了球員人數的掌握;因此,在指導球員過程的講解、說明,或者練習的某時段,告一個行程要轉換到下一階段時候,忽略了清點球員人數。以致,等講解、說明了半天,才突然出現3322的球員從隊伍後頭鑽進隊伍裡頭;於是,居於照顧這些遲到球員,指導教練剛才的解釋就必須重新再來;從教學行政上討論,球員(學生)翹課、遲到等事情,在該球員溜走過程假如不幸發生受傷,你指導教練是必須負起行政責任;事態假如嚴重,指導教練恐怕就吃不完兜著走了。


由此顯示,你指導教練要執行新階段的講解與說明,必須進行清點球員人數的動作;藉以確保所有球員都準時參與,也確定指導教練在行政上責任。因為,在教導運動技能(teaching sports skills)的時候應該(陳文詮、黎俊彥、溫富雄、彭郁芬等編譯,2004p77)


步驟一:介紹技能(introduce the skill)—包括得到全隊注意、安排隊伍使全部的人都能看到聽到、為技能命名並給一個學習它的理由。


總結,要講解技戰術或說明技術動作的集合,可依人數多寡而排列成二路橫隊或三路橫隊,並依身材高矮次序排列;此時,矮個子球員排列在前頭,高個子球員排列在後面,並確實清點人數是集合重點。



教球過程,指導者該站什麼角度去示範、觀察、檢視球員缺失?


討論:有許多初學教練在講解與示範時候,經常忘記、忽略了要學習、模仿、觀察者的是球員,而不是和他(教練)搭配的示範球員;因此,在示範動作時候總只是背對球員,遮住學習者的視線,以及不能掌握學習者態度與狀況。


背對球員有什麼缺點?有些球員的視線會被你教練的身體遮住,有些調皮搗蛋的球員會趁機做怪、玩笑,甚至有些球員會趁此鬆懈等等,進而把球場氣氛弄的不恰當;因此,從教學上討論,教練處於球員左側示範一次、教練處於球員右側示範一次、教練處於正面,對球員再示範一次。最後,請一位球員出列示範,請他背對其他球員的角度來示範;如此,將可避免前述問題缺失。


再者,由於球員眾多,因此初學教練學員在教球過程,經常讓球員自行練習時,很多教練誤以為站在中間較適當;殊不知,指導者處於中間,多數時候,你的視野,就只能挶限在某些角度,還有一些球員的動作,你指導教練就沒辦法全盤掌握。


從合理教學要點(焦嘉誥,1983p80;許樹淵,2000p435):示範說明時,應該包含側面示範與講解去思考,站在四個角落,面對所有球員,並且隨時移動去觀察不同位置球員練習的態度與動作;當然,就站在角落而言,你教練假如發現問題,必須隨時大聲提醒某些球員缺點問題,耗盡你嗓門是唯一缺失;只不過,輪流站在角落觀察學習者練習狀態是利多於弊,所以,為什麼不這樣做呢?


練習時,學生必然會發覺許多困難,或指導者發現學生之錯誤;此時指導者應該應採問答或啟發式予以說明及指正,使學生瞭解錯誤所在,協助求得解決方法與改正錯誤(焦嘉誥,1983p60)。也就是,指導者在觀察練習過程,可以採取問答方式瞭解學習者困難處,藉以補救教導上缺憾;畢竟,學習者對技戰術之瞭解程度,一定會因人而異,這些經過觀察後的徵詢問答,一定有助於教學。



所以,指導者在講解、說明動作的後續,學習者開始練習過程,一定要做確認、詢問動作;很多初學教練學員,在講解與說明後,總以為球員應該瞭解、沒有問題,所以,就開始操作。有趣是,中 國人對 老師總是唯唯諾諾的習慣,還是在這樣籃球場屢見不鮮;因此,不瞭解的不敢提疑問;一知半解的,更是心存僥倖的想:教練不會問我,這樣的心態矇混而過,如此一來,這個指導與練習就會打折扣。


在教學方法與要點裡需注意,分配隊伍比較多時,每隊人數必須減少;指導教師也需處於,適當位置,對各隊隨時加以監督(焦嘉誥,1983p377)。抽查幾個在學習過程比較不專心的球員,問他們動作技術要領,請他們講一遍這樣的檢視動作效果相當不錯;當然,有時候彼時有特殊球員需要強調他的瞭解水準,請某些球員出來示範或講解也有不錯效果。這些確認動作,由於有警示、探詢作用;所以,強化效果都會出乎意料之外的好。再從教學概念討論,這詢問、請特殊球員再示範一次動作,也有重覆教學作用;從中,教練也可以瞭解學習者瞭解多少、自己指導與示範有那些不足、自己教學有那些不適當的地方等等,都會在此一一呈現。


總結,指導者在示範過程,需要面面俱備的從正面、側面進行,期間,也應該儘可能不要背對學習者,藉以全盤掌握學習者狀況;而在練習過程,從角落處逐一觀察,並採取徵詢式問答,甚至請某些學習者出列講解等,都可以達到提升教學的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