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知美國聽障國家隊,在中正大學做2009年聽障奧運移地訓練;為此和虎尾籃委會張老師、大熊等,在大雨中趕去看她們賽前練球。以下就她們所做阻絕、固定式轉換快攻、分項進攻、罰球、2-3區域防守、系統戰術、發底線球戰術等,逐一和讀者討論。


 


阻絕


    當我們到達場地時,男籃已經做完訓練,女籃也分成二邊、一邊各5個人做阻絕(deny)訓練;她們訓練是攻守各佈置2個人,分別處於二邊3分線的45度,做空手跑位接球攻擊,包括前擠後退(back cut)與走後門(back door)等二種。假如前擠後退接球就是11,以及沒有球邊的幫忙還原(help and recover)等防守;假如進攻方是以走後門接球,防守方的弱邊(weak side)要幫忙,而原來防守者當然要跟隨。


 


    看到美國女籃阻絕技術與訓練,讓我想起台大醫學系隊阻絕動作不合理,以及國內有幾個HBL學校,竟然不知道阻絕動作要領;顯然,我們在防守技術與觀念,還有很大進步空間。看到她們阻絕前進步、阻絕後退步動作「嫻熟」水準,似乎,提醒我帶的球隊在此,應該是阻絕訓練的質與量都不足;比較讓我佩服的是,在阻絕訓練過程,二線(two pass away)防守者,因為傳導球變化為三線(three pass away)阻絕位置時,竟然快速到可以抄截「走後門」的傳導球。看的懂這句話的讀者,你一定難以相信,這是美國聽障女籃的防守水準。


 


固定式轉換快攻


    緊接著在10分鐘後,她們就變換為固定式轉換快攻練習;包括1號控球後衛接應球後,傳導給2號得分後衛攻籃(1-2),以及控球接應球後傳導球給得分後衛,再傳導給拖車(tailor)的球員攻籃( 1-2-4 )等等,這和我在部落格裡發表的固定式轉換快攻模式幾乎相同。像我們模擬的狀況有1-21-31-41-51-2-11-3-11-2-41-3-5等八種,並且在練習上都是一次把她們跑完;但是,美國女籃她們並沒有一次把她跑完;在她們的訓練,都只有連續跑三種「假設情況」而已。


 


分項進攻


    轉換快攻練習不到10分鐘後,再來就練習外圍球員(wing player)與內線球員(inside player)的分項進攻技巧,這裡總共練習了15分鐘。外圍球員練習有三項技巧,一是捲曲切(curl cut)切出接球跳投,二是深切(deep cut)切出接球跳投,三是32球投籃練習,此部分包含分成二邊競賽投進次數;內線球員也做了三項技巧練習,一是有球邊(ball side)到弱邊(weak side)做橫擋(cross screen)後,在禁區籃框附近接球攻擊,二是在3分線圈頂區幫控球後衛做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的掩護走位(pick and roll)接球攻擊,三是UCLA切在高位(high post)幫隊友做上擋(up screen)後,空手走位到低位(low post)接球攻擊。


 


    看她們練習到這裡,我和張老師討論說:這樣練球,每個項目都只有1015分鐘,相當緊湊;這和很多球隊的訓練,每一種項目,都總需要搞個2030分鐘,這樣冗長的練習時間是截然不同。尤其,分項進攻訓練,四個教練(含防護員)都各有職務;艾,這讓我們這些,往往都只有「1001」教練的球隊,又是羨慕也迥然不同。除此,和大熊討論,這些分項進攻技巧練習,其實就是「小組技戰術」拆開來,讓外圍與內線球員分開練習;因此我說:她們的團隊進攻戰術,一定有捲曲切、深切、橫擋、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UCLA切等。


 


罰球與2-3區域防守


    再來,看她們做罰球的訓練;此處,似乎以「罰進球數」為標的樣,時間就拖延到12分鐘左右。然後,她們就做2-3區域防守的練習;從她們教練一直叫喊「手舉高、看到球」,這個防守的「隨球移動(move as the ball)」,讓人看到美國女籃的水準。進行到第5分鐘後,教練拿起遇藏在口袋的「小抄」,然後告訴進攻球員,要做二項動作;一是在45度的球員,假如接不到球,要做空手切、甚至做捲曲切都可以,二是低位的內線球員,要不斷的卡位要球。


 


    防守持()球者,手要舉高這個我在平時訓練,「很少要求」的動作,從二樓觀眾席往下去看,這讓人感覺外圍傳導球者,應該有些困難。張老師另外觀察的是,此處防守,似乎限於「區域」;所以,看起來,這裡對持()球者的壓迫(pressure the ball),似乎略嫌不足。我對張老師談,從練習強度來看,這對球施壓的質與量、甚至水準等,有待觀察;因為,從她們昨天才到達臺灣,去看待她們還要面對的「時差適應」,更值得我們細心探討。教練帶小抄,則是和張老師會心一笑的地方;尤其,在訓練過程,助理教練都會運用大的「計時器」去控制訓練時間,這和我們習慣拿碼表、帶手錶等方式有所不同。


 


進攻戰術


    她們的團隊進攻戰術,居然練了「六套」,讓我大感意外;尤其,其中有5套進攻戰術,連我們大熊都瞭若指掌,我驚訝的說:天下文章一大抄,這戰術也是如此。其中一套是,先利用深切結合捲曲切,球員空手切出接球後,再做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而結束;這在火箭隊、虎科大籃球隊都可以看到的戰術,讀者應該很熟悉才是。另一套則是在亞錦賽伊朗與中國男籃經常使用的,高位設立對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雙擋(double high screen)戰術,包括藉此掩護後切出(split),然後在3分線圈頂區投3分球的策略,以及高低位打(high low)戰術;哈,我大笑三聲說:抄的好。


 


    另一套進攻戰術是,給球到45度再利用UCLA切之後,做掩護變化運球換邊攻擊(ball reversal),然後弱邊以雙擋捲曲切出接球後,此同時低位設立雙擋掩護者,再以捲曲切切出到3分線底線區接球攻擊;一個非常有趣的是,她們在所有的系統戰裡,其實都運用了大量的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之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,不論是上擋(up screen)還是下擋(down screen)、橫擋(cross screen)等,並且,教練都要求做完演練後要假設沒辦法成功,隨後以掩護變化結束。她們今天,也做一個發底線球進攻戰術,那是利用高位斜向下擋發球就攻擊;基本上,這些進攻戰術很明顯的,我們都在亞錦賽或NBA看過。


 


總結


    看到這裡,有股衝動要打電話給中華聽障女籃鄧碧雲教練,告訴她這些訊息;可是,我想了想之後和大熊說:中華女籃假如和她們美國隊打,應該會輸在60100分之間。讀者別懷疑,因為中華聽障女籃,我還協助指導過二個月,對女籃實力稍微瞭解;那麼,95日 聽障奧運開打怎麼樣?涼拌吧。


 


    今天看了美國女子籃球隊練球之後,另外有三個心得,一是,讀萬卷書,真的不如「行萬里路」,這此行我們三人都有同感;因為,假如你看書看那麼多,或者看NBA、亞錦賽等比賽看那麼多,和今天這樣現場看別人指導與練球,那會讓你瞭解球場上的許多「為什麼」。嗯,這也應驗鄭錦和老師與鴻棋老師的話:籃球到那裡,還是籃球。


 


    再者,美國女籃「賽前整合內容」,竟然是這些項目,這和許多籃球教練在賽前整合,似乎有些出入;當然,這只是其中一天的訓練課,等我明天再繼續去中正大學觀察她們練球後,應該會有些答案。最後另外心得是,美國女籃在2007年廣州聽障世界杯,我親眼所看是以「防守為武器」;看她們今天的練球,半數也是以防守為主,這仍然會是她們在奧運會的重點訴求嗎?我很期待,早一點看到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