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少了咱們姚明,這個剛由郭士強領軍的中國男籃,在高位雙擋、深切結合捲曲切,以及掩護變化和孤立單打中,衍生出進攻特色。


 


高位雙擋


    由易建聯與王至郅,幫控球的劉偉在高位(high post)設立對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雙擋(double high screen)的戰術;事實上,王至郅藉此掩護後切出(split),然後在3分線圈頂區投3分球的策略,看過幾場球之後發現,已經在許多亞洲球隊「有所提防」情況下有些限制。此處此戰術還有一項特色,假如王至郅在高位接球不能攻擊,中國男籃還做了項高低位打(high low)的戰術;從許多時候觀察統計,另一長人易建聯在低位靠近籃框得球攻擊,戰術執行成功率頗高。


 


此部分比較可惜的是,易建聯的掩護後切走(pick and roll),多數在防守方持續壓迫劉偉,並且在劉偉的的能力不足,傳導球能力上不佳,這個易建聯的「運動能力」就被壓抑;單純思考易建聯的運動能力特色,假如中國男籃執行這個戰術時候,其實並不利於易建聯的發揮。相對的,讀者假如看過NBA黃蜂隊,或者太陽隊在執行這個戰術時候,經常看到輕鬆「灌籃」的鏡頭,顯然有待劉偉再努力。


 


    這個戰術比較令人感到安慰的是,當劉偉藉由易建聯與王至郅二人掩護,持續運球切入殺到禁區後,防守方的幫忙防守進而造成朱芳雨的空檔,產生「接球跳投」的機會,小朱總是令人放心的將球搞進籃框;其次,假如劉偉藉由易與王二人的掩護運球切入禁區,然後將球傳導到另一側給孫悅的時候,孫猴子的「接球過人殺到禁區」的能力,則是形成這個戰術的另一種特色。


 


深切結合捲曲切


    利用內線高個子4號大前鋒、5號中鋒二人在低位(low post),幫2號得分後衛、3號小前鋒設立「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,然後讓23號球員在底線區,快速空手跑位做深切(deep cut)結合捲曲切(curl cut);緊接著外圍球員捲曲切後做接球跳投、接球帶一步跳投、外圍球員接球過人後給小球給內線球員攻擊、外圍球員接球後直接塞給內線球員做內外組合(inside out)的組合攻擊等,是中國男籃的另外一項主要戰術。


 


    此部分有幾個特色與問題是,朱芳雨的空手跑位,比起2006年世錦賽時候「進步」許多,成功率也比當初好多;當然,小朱的成熟、比較瞭解戰術要義、亞錦賽防守者不如世錦賽水準等等,都是此處成功的主要因素。另外可惜的是,扣除小朱之外,由於孫悅的外線水準不高,要執行這個戰術,似乎有待加強訓練,否則孫猴子只有接球下球過人,以及接球傳導球的功能而已,這一來對手就容易掌握了;其次令人憂慮的是,再把小朱、孫猴子換為替補後,中國男籃所有替補球員的水準,就更難執行這個戰術,真令人擔憂。


 


由此可知,所謂「純射手」的栽培與教育,從此處戰術執行的成功率高低,就可掌握一些訊息;因為,要成功執行這個戰術,基本的一定要先學會空手跑位。並且,在跑位擺脫防守者後的接球跳投,還要擁有相當高的命中水準,才可以算是完成任務。此戰術在亞錦賽出現的另外問題,則是劉偉的身體抗壓性還是沒有改善;所以,在執行這個戰術過程,假如面對防守者強力壓迫,往往就出現劉偉沒辦法在,外圍球員擺脫防守者獲得空檔瞬間,劉偉如願的、在第一時間將球送達外圍球員手中去執行攻擊,這是亞錦賽出現比較遺憾的事。


 


掩護變化


    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這個對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的戰術,在中國男籃參與的亞錦賽裡,竟然「高出過往」世錦賽、奧運會等次數與頻率,這顯示郭士強帶領的中國男籃,已經和NBA以及世界一流球隊有所雷同;只是,客觀觀察,劉偉與張慶鵬的運球技巧,甚至於劉偉的身體抗壓性不高、傳導球能力不足等,總是這個戰術難以完美執行的影響因素,這不得不讓人想起陳江華來。


 


    很多時候,在進攻權限24秒將屆的「處理球」,中國男籃也依樣畫葫蘆抄襲NBA球隊,利用這個技戰術來解決;並且,總是在3分線外三大步的45度位置執行,相當有意思,因為這符合空間儘量拉大比較好處理球的打球原則。此處,中國男籃的任一內線球員,都會「主動、適時」的趨前去幫持()球者設立掩護,來執行這個技戰術,顯示此處的指導與訓練相當有水準;但是,開發此處技戰術的成功率,似乎有待郭士強的努力。


 


因為,依目前這種水準,到世錦賽要完美執行任務,可能有些困難;當然,冷靜思考,易建聯在設立掩護後,都採取切走往禁區籃框方向,王至郅設立掩護後,都採取切出準備接球投3分的固定模式,似乎也是技戰術窒礙難行的主因。是不是要稍微做個變化,做「出其不意」的技戰術,在此也正考驗教練團的技戰術素養;從國家隊應該具備職業水準看待,培養、開發易建聯與王至郅的新技術,似乎是迫在眉睫的事。


 


孤立單打


    易建聯與王至郅的「孤立單打(isolation)戰術,在此次亞錦賽裡有得有失。以昨天對抗約旦男籃為例,易建聯的背框轉身動作有些生澀、成功率與穩定性算起來還不夠高;如果加上幾次走步違例、防守者不如世錦賽對象的高大身材、約旦男籃其防守技術水準,也不如世錦賽水準去討論,易建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尤其,昨天和約旦之戰,易建聯有好幾次都是沒辦法「拿到球」情況,這孤立單打以後假如真有優勢,恐怕也是難以執行。


 


    王至郅的孤立單打,看他那一把「老骨頭」,根本沒辦法和對手強硬衝撞與接觸,可想而知的成功率,就比易建聯低了好幾成;尤其,像昨天的約旦男籃,都抓住王至郅的「左撇子」只會左手運球,只能往左邊硬擠的習性。為此,約旦男籃的防守者,都只「堵住左側」的讓王至郅前進不得,看的我們不禁替王至郅捏一把冷汗;如果,其他的中國男籃球員,真沒辦法執行這個孤立單打,教頭郭士強到世錦賽,恐怕就要再開發新戰術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