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數據」可看出籃球賽「訊息」嗎?來,讓我們從小牛太陽這戰,雙方系統戰出現幾次對持(運)球掩護、內外組合以及快攻中單打與切傳、快攻機遇戰裡對持(運)球掩護、快攻直接打內外組合、快攻的拖車等各種技戰術頻率數據,去分析與比較。


 


雙方數據


    這數據都是個人統計,因此,有可能有些出入;但是,重點在於大方向的概略數據,要提供給球迷參考的是,你能從中獲得「什麼訊息與樂趣」?第一節來不及觀賞,第四節又需要煮飯、作菜;所以不大完整情況,不予以計算。


 


    以下表格最左一欄的名詞界定分別如下。「內外組合」(in side out)指的是,某隊在系統戰(set play)裡,某一球員在低位(low post)卡位要球單打或者,和外圍的隊友搭配的小組配合稱之;此處小牛隊,特別的將該隊在高位孤立單打(isolation)也列入其中。「對持(運)球掩護」(on ball screen)是指,有空手球員去替持(運)球隊友施行掩護,然後主打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,其中包括掩護走位(pick and roll)的設立掩護者掩護後切往禁區籃下、掩護切出(pick and split)的設立掩護者掩護後切出到禁區外側或高位(high post)投中長距離外線以及,掩護隱藏(pick and fade)的設立掩護者在掩護後,如同隱藏消失的再去另一隊友做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等三大類變化。


 


    快攻單打或切傳」指的是,在快攻過程的單打或者,單打不能成立後的傳導球,讓另一隊友攻擊稱之。「快攻對持(運)球掩護」是指,在快攻過程裡,有可能是雙箭頭(lopper)接到球,等候拖車(tailor)再藉由這拖車隊友的掩護所進行的攻擊;或者控球後衛直接快速帶球進入前場,然後在機遇戰(early action)過程,藉由空手的隊友施行掩護稱之。


 


快攻直接打內外組合」是指,快攻過程某隊友在低位獲得有利契機,於是卡位要球而和,其他隊友搭配的從內線到外圍的組合攻擊稱之。「快攻拖車攻擊」是指,雙箭頭接獲傳導球在尋求攻擊契機過程,或者控球後衛自行帶球進入前場過程,不能獲得攻擊機會,因而在持球者或運者球伺機而動瞬間,從後場跟隨而來的另一隊友空手切入獲得空檔,然後接球攻擊稱之。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小牛



太陽



第二節



第三節



第二節



第三節



內外組合


(含高位單打)



5



9



14



4



總數14



總數18



對持(運)球掩護



11



8



7



16



總數19



總數23



快攻單打或切傳



3



1



6



6



總數4



總數12



快攻對持(運)球掩護



1



0



1



4



總數1



總數5



快攻直接打內外組合



0



0



3



0



總數0



總數3



快攻拖車攻擊



1



4



0



0



總數5



總數0



 


小牛數據討論


從上表看,小牛隊第二節內外組合有5次,包括Dirk Nowitzki在高位的孤立單打3次,第三節內外組合有9次,其中Nowitzki實施了8次高位單打;此處數據顯示,小牛隊真正的低位內外組合只有3次而已。這數據告訴你是,小牛隊缺乏低位單打好手,還是「什麼?」而在系統戰中,對持(運)球掩護第二節11次、第三節8次的總數19次,算是比例相當多的一種技戰術;小牛隊今天除了好幾次採取深切(deep cut)結合捲曲切(curl cut)之外,也多次採取淺切(shallow cut),但是就對持(運)球掩護技戰術最多,「為什麼這樣?


 


快攻單打或切傳技戰術,二個節次只有4次;這是因為小牛隊少了Josh Howard這個箭頭,就讓小牛隊在此技戰術的攻擊中「遜色」嗎?快攻對持(運)球掩護只有採用1次,這顯示是小牛隊的「防守問題」,還是小牛隊教練Rick Carlisle的籃球哲學要求「什麼?」小牛隊的快攻直接打內外組合,二個節次都不曾採用;還一樣是前述的「缺乏低位單打好手」所致?小牛隊的快攻拖車攻擊,二個節次出現過5次,對照於太陽隊二個節次都「不曾出現」;這是小牛隊缺乏內線中鋒單打好手因素,還是小牛隊教練Rick Carlisle的籃球哲學?


 


從以上各項數據來探討,小牛隊規劃主打的Dirk Nowitzki高大身材,多次在高位孤立單打(isolation),27投13中的48.15%高命中率討論,這是她們小牛隊今天贏球裡重要的系統戰「成功因素」嗎?再從Jason Kidd善打開放式快攻,卻在今天只有「3次助攻」;可是他的投籃卻只是3分線外的8投4中50%命中率,這為什麼和「對持(運)球掩護」都沒有關係?如果討論Jason Kidd和Steve Nash都是「同一水平」的運球好手,Nash的13次助攻高出Jason Kidd的3次助攻甚多,這是顯示Nash他得力於「適當戰術」使然,還是Kidd的球風不適應於小牛隊教練Rick Carlisle的籃球哲學?


 


Jose Barea這個矮小的控球後衛,3分線外4投0中、其他攻擊10投7中的高命中率,顯示的是小牛隊的「對持(運)球掩護」很有關係嗎?而這個對持(運)球掩護技戰術也是,促成Barea獲得35分鐘「出場時間與球隊獲勝」關鍵嗎?從Barea這個矮小的控球後衛今天表現去思考,對持(運)球掩護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有那些?控球技巧、速度、中距離命中率與戰術設計等四項是關鍵嗎?假如讓你挑選,你認為那一項「最重要」?或者,你還有「其他答案?


 


    除了以上所談數據顯示出來「疑似問題」之外,球迷還從比賽的各種數據中,看到什麼「訊息」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