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看到Shaquille O’Neal與Steve Nash,已經有如「日落西山」的表現,球迷們除了無奈唱首歌之外,還有何感想?在此談火箭隊外線缺失、替補身材與防守、火箭轉換快攻、火箭進攻窘態等。


 


火箭隊外線缺失


 


火箭隊型上缺失主要問題有幾個,先談球隊外線。像前幾天對戰湖人,結果整體投籃只有35%、3分球是37.8%;而今天對戰太陽隊,整體投籃雖然高達45.3%、3分球卻也只有35.%、罰球線則是難堪的66.7%命中率。從這裡突顯出來的,除了對手「防守質量」有別之外,明眼人其實應該瞭解,球員練球與否自身狀況好壞球隊戰術是否因材施教規劃與設計等,是四個重要影響投籃命率的主要因素;看湖人隊的Kobe Bryant瘋狂練球,看Bryant極厲要求隊友、看湖人總是人盡其材發揮,再看看湖人最近的防守,比起火箭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艾,這火箭的命中率確實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


 


控球後衛Rafer Alston他在中長距離的命中率問題,絕對是火箭隊隊型上的「致命問題」;因為,姚明與Tracy McGrady一定在很多時候會被包夾。此時,扣除掉大前鋒多數需要爭搶籃板球,場上其他球員,尤其是主力控球假如沒有外線、中長距離命中率不高等,當然,對方就可以大膽的去包夾姚明與T-Mac了;如此一來,姚明與T-Mac就沒辦法發揮和,隊友「1+1大於3」的價值了。


 


Alston今天,雖然整體11投中7雖是優異;但是3分球投4中1的表現,尤其以太陽隊的防守不算聯盟水準來說,這是不及格、會讓人擔憂的。包括像那天對戰湖人的Alston,3分球投5中1、整體投籃投9中3的差勁表現,就讓人失望透頂;基本的,在籃球場上,主力球員應該在面對二線球隊時候,表現是遊刃有餘;然後,在面對強敵的時候,那是生龍活虎的讓對手扼腕才是。


 


除此之外就火箭隊現有人選討論外線,五位主力先發Luis Scola大前鋒、Ron Artest是小前鋒,T-Mac是得分後衛以及Alston的控球等角色,這樣看火箭隊最近幾場球的中長距離外線,我比較傾向從「鍛鍊、要求」這二方面去探討,因為這是務實的事;因為以投籃實務討論,球員賽前投籃練習的多寡、準備充分與否,絕對和當天比賽的命中率高低有高度相關。如果,也能夠在球員的「自主訓練」上多加要求,這球員能在他的籃球「工作上」輕鬆應付;也就是火箭球員的工作態度再強化一些的話,如此一來,火箭隊和「強權球隊」的差距就可以縮小了。


 


替補身材與防守


 


替補控衛,那個身高只有183cm小個子的Aaron Brooks,以及替補大前鋒Carl Landry,還有老將Brent Barry的身材與防守質量,以對戰太陽隊這場球討論,其實是火箭隊隊型上第二缺失問題。Brooks雖然是替補角色,但是,像今天Alston被驅逐出場,Brooks披掛上陣,假如遇到的較為粗壯型控球,如湖人的Derek Fisher這樣控球角色,Brooks絕對很吃虧。大前鋒Carl Landry今天對上太陽隊的Amare Stoudemire ,也很明確就不只「小了2號」而已;當然,在禁區裡面,就像今天太陽隊獲得16個進攻籃板球,火箭隊總是讓對方佔便宜,這都是在身材上缺憾問題所產生。


 


    老將Brent Barry的身材,和Landry一樣過於瘦弱;以致,太陽隊今天也就採取優勢上的戰術策略,儘量多打Barry身材瘦弱上的不足,包括Barry他防守「質量不佳」的問題。以目前NBA各隊的得分後衛來說,多數都像湖人隊的Kobe Bryant,都已經鍛鍊到「粗壯型」;所以,Barry的外線長處雖然可喜可賀,但是身材與防守質量不足的問題,其實會是火箭隊整體隊型上替補得分後衛上的痛。


 


此處第四個身材與防守上問題人物就是Chuck Hayes,這個火箭隊的替補中鋒;他在火箭隊教練Rick Adelman眼裡,固然有他特殊「角色」意義。但是,騙不了人的事實是,過於矮小的缺失,這總是不能掩飾的痛處;尤其,從調節姚明的體力去思考,以今天對太陽為例,上場16分鐘得4籃板,似乎有待加強與改善。


 


    總結在身材與防守上討論火箭隊隊型,Shane Battier的缺陣雖然目前由Ron Artest遞補上來;但是,從這個先發陣容討論,假如不能「撐上35分鐘以上」,替補球員上來,教練與球迷恐怕就有如坐針氈了。因此,從長遠看待,屆時要打季後賽,這個替補陣容,可能還需要管理階層重新思考;如果,非不得已真要先發撐40分鐘以上,這陣容還馬馬虎虎、看的過去。只是,這樣一來恐怕就得期望主力先發都「無傷無病」,才有辦法應付了。


 


火箭轉換快攻


 


從先發的陣容討論,火箭隊儘管籃板球鞏固的算不錯;可也是,既然多數的防守籃板確認,為什麼不能夠多打轉換快攻呢?尤其,控球後衛Rafer Alston他的傳導球才華,並不比一些頂級控衛差;尤其,Luis Scola與Ron Artest的速度,和聯盟同位置球員相較也不弱。那麼,為什麼不能夠多打轉換快攻呢?


 


如果,從姚明的體力與速度不快去考慮;其實,就快打戰術(early offense)討論,很多時候,只到第一位拖車(tailor)就可以結束攻勢。再如果,考慮快攻的「成功率」不及系統戰(set play)來說,教練可以要求快打過程參與的球員要「自主訓練」,這是工作態度問題;尤其,快打不成,也可以緩慢緩衝,等姚明進入前場再銜接系統戰呀。


 


當然,T-Mac是個全身傷病無數的球員;要從實質上討論,多做快打戰術,勢必會加深他傷病的復發,進而影響團隊戰力。但是,這和實施快打過程,不理會姚明道理如出一轍呀!尤其,以火箭隊整體本質是以防守為最,當球隊的年輕球員,球隊體力速度快一點的球員多做快打情況,會把對手一些外圍攻擊手體力拖累;如此一來,等到第三節以後的團隊防守壓力,想當然會相對減輕。


 


當然,這裡相對的是,火箭隊打快打戰術後,這些參與的球員也是體力容易耗盡,這也是另外需考量的地方。只是,從Rafer Alston以及 Luis Scola與Ron Artest的才華與能力考慮,這樣防守籃板都已經確認情況,似乎可以嘗試看看,這樣快打戰術的應用;尤其,假設都已經進入季後賽的時候,Alston以及Scola與Artest的才華,面對某些球隊時候,絕對可以發揮的「淋漓盡致」,然後協助球隊獲勝。如此,為什麼不做快打?


 


火箭進攻窘態


 


火箭進攻窘態,在今天面對太陽隊時,第四節剩下9分多鐘到,剩下5分鐘的時候,一度出現「空窗期」都沒辦法得分,只有T-Mac在那裡硬撐;那一度是非常難堪、讓人緊張坐立難安。於是,火箭隊教練Rick Adelman趕緊再把姚明派上陣;這樣經過佈陣、策應才舒緩「貧攻」的困境。只是,冷靜思考,這個號稱是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的普利斯頓進攻(princeton offense)籃球隊竟然出現貧攻,對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四個字是「情何以堪」?


 


冷靜檢視,T-Mac的傷痛與過度使用,以致他第四節體力耗盡,進而產生心有餘力不足是原因之一;再者,Ron Artest 狀況差的一蹋糊塗,而且是連續二場的窘態,這是讓人意料之外。那個世錦賽與奧運的最有價值球員Luis Scola也是處在狀況外,則是球隊第三個困窘原因;至於Chuck Hayes這個無辜的球員,你怎麼能夠在球隊根本「都不動」的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裡,對他有所期望呢?


 


而在那個階段,替補控衛,那個小個子的Aaron Brooks幾次盲目攻擊,從教練這個角度看待,顯然那就是「自不量力」的無知表現;沒錯,國外某球評講的好,包括火箭隊教練Rick Adelman自己都承認,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裡,假如球與球員都不動,那其實就不該叫她「motion」,那當然沒辦法讓球隊獲得空檔攻擊。


 


艾,這和我們虎科大男籃一樣;這些觀念是教了、講了、要求了、提醒了。但是,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對那些,打球觀念已經根深柢固「最好不動」的球員來說,艾,是個難懂的哲學。


 


就算你對他們說:給我一首歌的時間「講解」也一樣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