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球隊暑假裡練球,最容易「發覺」球隊事務,包括向心力、球員企圖心、球員家庭狀況、球員功課學業等等;那麼,從這些問題現象,幹教練的似乎只有求諸於科學,從理論上下手去經營與管理。


 


向心力體認緣起


 


    一直以來觀察所得,運動代表隊的「向心力」總是球隊輸贏、是否能夠獲得冠軍的重要因素;從過去所帶社會甲組球隊在,宜蘭省長杯輕取北市銀,然後到土庫國小在全國前三名掙扎,甚至於2004年土庫國小女籃獲得全國冠軍、土庫國中女籃獲得甲級冠軍等等皆然。我目睹了、參與了球隊所有成績高低潮過程,其實,許多球隊實力強弱關鍵之處,都可以在團隊向心力一詞中察覺;那麼,以現有虎科大男籃的球隊向心力水準討論,距離優秀球隊有多遠呢?


 


我自省的是:200公里之遙。那幾乎是從雲林到台北的距離;尤其以我開車習慣與速度計算,那也要花費三個小時。我刻意在向心力的多寡採用公里數為單位討論,目的是告訴虎科大球員,距離甲二級冠軍,那就像騎著一部90CC的機車,從雲林到台北這樣的勞累與辛苦;因為,我們(我自己和球員)都不懂得循規蹈矩去做事情,都只是做些小聰明、不能腳踏實地去參與訓練。雖然,去年球季結束前,我刻意安排全隊去看雲科大在甲二級奪冠的「營造氣氛」,可還是沒有辦法激起虎科大球員的「一致目標」;因為,事實是,今天球隊練球人數和雲科大一模一樣的只有67人。


 


向心力理論


 


    從理論上探討,所謂向心力就是某團隊,各相關人員對團隊追求「某件事」的完成在,心理上、實質上共同意願投入心力多寡的稱謂。她和所謂團隊凝聚力(team cohesion)有些雷同,她們(向心力與團隊凝聚力)都有些共同的目標與理想,讓團隊成員去追求;她們的形成有自發性的,像業餘的虎科大籃球隊,也有非自發性的如職籃NBA塞爾蒂克隊等。她們的決定要素大抵以合作、穩定、同質、成功為主;這四大因素就是向心力、團隊凝聚力的主要關鍵。


 


    基本上,團隊成員假如來源複雜,來自五湖四海,要成員她們願意共同「合作」,那是件不簡單的事。而且,成員越是複雜,各自價值觀、個性情緒就迥然不同;如此一來,相互之間要「穩定」的合作,困難度就相當高。假如,團隊成員的素質是參差不齊,例如虎科大校隊有HBL體保生、有高中乙組校隊經歷、更有半數是國高中都沒有打過學校籃球隊的成員,在他們的「同質」性不高情況,要他們去追求相同的目標,似乎就更困難。因此,總結下來,實務領導與經營者如教練或隊長,在邁向「成功」之路上,恐怕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。


 


球員參與動機


 


    經營團隊合作、向心力在實務上,我是從參與動機(motivation)著手去先行深入瞭解;因為,假如球員的參與動機不強烈,總是被動、沒辦法自動自發,顯而易見球員他們加入球隊、來打籃球基本上就是受到「外在誘因(extrinsic motives)」所誘。以虎科大這個暑假集訓練球為例,那些缺席、不能參與練球、可以全心投入等球員,就出現有三種集團。一是動機低落,包括他必須打工賺錢「自我謀生」的球員,甚至,知道自己絕對打不到球的球員等等;這類球員,無故不來練球、不會「尊重教練」的不請假就缺席,是情有可原的行為。


 


這類球員,假如像虎科大目前的團隊,球員總數只有10012個;你教練只好「睜眼閉眼」、得過且過的讓他們繼續「茍延殘喘」活下去。其次第二類,打球動機偏向外在誘因;他們是偏向有球可打,但是距離比賽日期遙遠、認為練球又是辛苦且又經常捱罵。所以,3不5時翹球不練,偶一為之搞失蹤;理由千奇百怪,讓人一聽啼笑皆非、哭笑不得。你又不能夠不信任他,去挖掘他們是否說謊;於是,苦口婆心、好心規勸、想辦法激勵他參與練球,基本上就是「善事一件」。


 


至於第三類球員,不論他們是否有機會上場,獲得難得一見的「漏臉機會」,基本上就是內在動機強烈,強烈到你教練不來練球,他都會打電話「威脅」你教練要出席;這類球員像我們那個柏丞,為了練球,花錢、要他蹲窩生活在狗窩裡都在所不惜,甚至像我們那個阿福,趕他千百遍他都不厭倦,對籃球隊流連忘返。由此我體認,其實,球隊也像個小社會;總是寸在著形形色色、千奇百怪的不同類型的人種。


 


經營與改善


 


怎麼樣經營與改善球隊向心力呢?就如前段敘述,理論上,先「瞭解動機」是問題所在;所以,我在上個年度結束前(97年6月中),要球員做一個「企圖心」的自述,然後從中分析與判斷球員狀況。當然,儘管白紙黑字、有字為憑,可是,說的是一套、做的又是另一套是現實上面臨的困擾事;因為多數球員,還是有她們「輕重緩急」的事要面對與處理。


 


像老鳥們,多數要參與功課學業的專題製作、研究所補習班事務,中鳥則有些「暑修學分」要補、戀愛學分要修,菜鳥則家庭經濟拮据,需要打工賺錢藉以謀生等等,這些都是球員五花八門的問題;於是,每天早上練球只來個78人,下午練球只來個89人,你教練是「不得不接受」。此時,我做一個激勵方法,先全隊集合「曉以大義」;然後,要球員製定一個遊戲規則,有事者(例如暑修、做專題)需事先報備,將時間與地點書面化陳列,其他人則,請假需經過教練同意,無故缺席三次,停賽一場,遲到二次算計無故缺席一次,以下依此類推來做為管理這種業餘球隊「勉為其難」辦法。


 


當然,就像過去所述,假如球隊有「一匹狼」;如何把這批狼「循循善誘」,引導他為球隊有所貢獻,而不要讓這匹狼破壞球隊,是此時最重要的管理與經營注意事項。其次,吸收、招募企圖心強烈的新球員參與練球,藉以刺激球隊某些「天生惰性」的球員,在這種暑期裡練球,也是經營與改善方法之一;我總認為,這是趁機行善,也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最好機會。基本上,像這樣大學校隊,最需要的就是有經驗的社會球員來「薰陶他們」;所以,怎麼樣尋找、並拉攏優秀社會球員,加入球隊練球則是暑假另一要點。


 


參與菜市場杯賽,是「吸引」某些球員能夠積極參與練球的另一方法;從同理心看待,練球參加比賽,藉以「檢驗自己」練球成果,這就像學生經過老師教導、學習之後參加期中考道理一樣。尤其,對某些球員來說,真正的大專籃球聯賽由於重要性很高,因此,考慮多方情況下其「出場機會不高」;如此一來,菜市場杯賽的參與,由一個球隊變化、報名二個球隊參賽,則是解決此事關鍵。當然,有時候你教練得心理準備,報名費、中餐與保險費、甚至奪標後的慶功宴等等,你這個「苦心經營」的籃球教練就得挖空心思、自掏腰包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