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opChina版主來信問問題;在此和讀者分享。



 

7.曾經有NBA教練說過未來籃球,會變成一種場上5人的身材技術都差不多的運動;徐老師認同這種說法嗎?


 


討論


從籃球比賽實際與選手發揮的趨勢去看,確實有可能。尤其,從籃球規則一再修改,都是迎合觀眾,都是趨向於「進攻有利」去探討;那種身手敏捷的鋒衛搖擺人,當然會在這樣趨勢裡得利。


眼下熱火隊的LeBron James,和1980年代湖人隊Magic Johnson,甚至公牛三連霸時期的Michael Jordan,以及現在湖人隊的Kobe Bryant等人,你都可以發現:身材在「200cm上、下5cm」,「面框攻擊能力很強」的鋒衛搖擺人球員,普遍都是聯盟優秀球員;由此,你幹總管或教練的,假如可以挑選這類型球員,他們可以「主宰比賽」,然後把5個人身材都差不多一樣的球員,都擺上場上,像美國男籃在2008年北京奧運一樣,你說:比賽是不是簡單多了?



8.徐老師認為近年來,NBA在技戰術上的發展更側重哪些方向?


 


討論


1978年開始看NBA,然後,1995年以後比較用心投入籃球技戰術研究以來,籃球在NBA裡,已經逐漸出現比較重視「小組攻守技戰術」的趨勢。


早期的NBA,礙於必須採取防守「盯人」的規定;所以,多數都流於形式的趨向於個人單打,以及部分變形的區域防守。因此,有關於小組進攻裡的1.內外組合(in side out)2.對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所產生的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之掩護跑位(pick and roll)以及掩護切出(pick and split)與掩護隱藏(pick and fade)3.空手對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的捲曲切(curl cut)與深切(deep cut)以及UCLA切等、4.外側掩護(out side screen)等,在過往就不常多見。


然而現在的NBA,美其名、雖然還是要求固守盯人;但是,你可以發現,假如沒有充分的「小組組織」,球隊的個人進攻,還是窒礙難行。你假如還一箱情願認為,利用球星的個人單打能力,往往會受困於陷阱防守的泥沼之中;進而,成功率與得分就難以如願以償。看湖人隊的擋切戰術(motion offense),以及波士頓塞爾蒂克隊的空手和空手掩護、對持()球掩護之精細,你不難理解小組進攻的重要。


至於小組的防守,像似阻絕(deny)、隨球移動(move as the ball)、幫忙還原(help and recover)、輪轉防守(rotation defense),甚至,對持()球設立掩護常見的六種防守(交換、障礙緩衝與還原、由前硬擠、中間穿出、保護禁區、包夾等)等,也因為現代球員的身材與體能迥然不同、而有些差異。


除此之外,由於現代運動選手的體能訓練,更具科學化、更有效果,小組的進攻也更趨嚴密等因素;所以,你假如認為,利用「個人防守能力」,就可以搞定對手球星的概念,多數時候,恐怕都會大失所望。因此,遊走於NBA的盯人防守,與小組和團隊的複合防守(盯人含區域或者盯人帶包夾等),多數就是球隊得失分與勝負的主要關鍵了;再者,從現代的「分工精細」去思考,NBA職業球隊,絕對都需要聘任一位「防守教練」,你不難理解,現代的NBA技術發展已非昨日一般,像過往一樣只是粗淺的個人攻守而已了。



9. 徐老師一般如何安排訓練中的各項訓練比例,諸如體能、基本技術、戰術演練、對抗性訓練賽等等?


 


討論


從運動訓練法去討論,這個問題和每個人的「教練哲學」認知有很大的關係;因為,像我這種水準不高的籃球教練認知,體能訓練總是要擺在第一順位,做為優先著手訓練的重點,這就和某些籃球教練,有著極大的出入。例如,我的某一位學長,他是帶隊獲得二年以上的全國冠軍教練;可也是,他的訓練處方「比例」是,85%以上偏重在體能與進攻。可想而知,和我是迥然不同。


過往,假如我所指導球隊,是每星期操作五天的五次課訓練,每次都可以操作150分鐘(二個半小時),總訓練時間是750分鐘的話;我都利用每星期一、星期三與星期五共三天,各利用60分鐘做重量訓練與心肺耐力訓練;所以,在此就大約用掉24%(180/750)的時間。


然後,我會利用「體能融入技術訓練」的概念,用每天約20分鐘時間,去做敏捷性與速耐力訓練;所以,這部分大約用掉總訓練時間(750分鐘)100分鐘,亦即佔13.33%。最後,多數時候我會利用準備運動的熱身時間裡,去做約57分鐘伸展操之柔軟性訓練,在步法裡做35分鐘的一些協調性訓練,去強化球員基本體能;為此,以每天花掉8分鐘計算,五天約花掉40分鐘在柔軟性訓練與協調性訓練,這佔總訓練時間約5.33%


如此一來,單就體能的訓練,重量訓練與心肺耐力訓練約佔24%,敏捷性與速耐力訓練約佔13.33%,加總柔軟性與協調性的5.33%,總共「體能訓練」在我個人籃球教練哲學是佔有42.66%之多。


然後,假如在準備期與鍛鍊期期間,由於戰術演練,幾乎沒有需要過早鍛鍊之故;所以在此,所剩下總訓練時間(100-42.66)57.34%,就都著重在進攻與防守的基本技術訓練。就過去的訓練來看,在鍛鍊期的最後階段,我才會安排一點點的戰術演練;至於「對抗性訓練」,不論是什麼樣的期別,多數時候的防守訓練,我都會要求球員「像似比賽狀態」。所以,那樣投入、認真的訓練,其實,對抗性就很高,那是不容許球員有些打混。


然而,以最近所指導的大學籃球隊,其訓練與指導來說,由於一個星期只能做二次「課訓練」,每一次課訓練也只能做約90分鐘的訓練;因此,我要求球員自行利用星期一、三、五自行去操作重量訓練,緊接著也做心肺耐力訓練。所以,你在我們的訓練計畫表裡,是看不到體能訓練處方;至於在對抗性方面,同樣的,我一直都秉持「訓練強度」要高於比賽。所以,想當然,對抗性就一直保持很高水準。


最後,討論這種已經算是「結束這個球季」的球隊來說,我利用有限的時間約15分鐘,做投籃的練習,藉以避免球員因為訓練量不足,進攻上投籃的手感不足;然後,也利用15分鐘去做球員的「個人專項進攻技巧」練習,期望球員的個人技術成熟度不足之處,再利用時間強化。最後,大約剩下60分鐘,居於球隊團隊聚會不足,我就安排讓他們全場對打,把前一個學期的「戰術」鍛鍊的更熟悉一點,讓球員「玩籃球」,也藉此鍛鍊體能,讓他們瞭解維持體能的重要性。


所以,這種情況下的訓練內容,就變化為體能鍛鍊是0%、基本技術訓練就佔16.67%(30/180)、戰術演練(含體能)就佔83.33%之多;這種算是季節外,甚至,我都把牠當做休整期的訓練,份量、強度都必須修改,藉以讓球員的心理與身體適當放鬆,去「照顧功課與家庭、異性朋友等」為要。



10.徐老師對臺灣籃球的發展有什麼看法?臺灣籃球和大陸籃球的差異在哪里?


 


討論


在臺灣,有關籃球運動的發展,我並不看好;這裡,大概可以從幾個因素去討論,分別是文化素養不足、重文輕武概念、國家社會環境發展趨勢不利等。


文化素養不足是指,在臺灣,從農業發展時期,一下子快速變化為輕工業的發展,緊接著再變化到「舉世聞名」的電腦工業發展,你可以瞭解,臺灣人的生活觀念與習慣是,要求快速並且非常緊湊的;你隨意在台北的任一角落,你不難發現,人們的腳步是焦急、不能絲毫有些鬆懈等態度。


為此,多數的臺灣人,他們不會去在意「文化素養的薰陶」,諸如休閒的看電影、戲劇表演、聲樂,以及體育表演的籃球賽、棒球賽等活動;多數人,總是傍晚以後,還在為了工作、事業打拼。更可惜是,也有為數不少的人,傍晚下班以後是沉迷於電玩、酒色財氣等等動;所以在臺灣,這有關藝術文化的活動,那是微乎其微。看臺灣星期假日的SBL比賽觀眾稀少,你說在臺灣的籃球運動,有可能蓬勃發展嗎?可能難。


所謂重文輕武的概念是指,中國傳統的「士大夫」觀念,在臺灣是「根深柢固」、難以修正;在臺灣,就連許多的體育老師都不喜愛運動,連許多學體育的成人,都不讓他們下一代子女去從事體育運動;學體育的人,都把他們下一代往「補習班」送等等。


由此可知在臺灣,這種重文輕武士大夫觀念,是相當普遍;如此,臺灣籃球發展,憑什麼可以發展的很好?看看在臺灣有太多的國中、高中生與大學生等,腦筋很好、身材也好的,許多都不參與籃球運動;你可想而知,籃球運動在臺灣,要發展到什麼樣水準是有限度的。


國家社會環境發展趨勢不利是指,由於政府官員在「制定政策」上,就是延續前述二個理由(因為電腦事業發展等重心的偏移而缺乏文化素養等、因為固有的重文輕武而重視文憑與考試多不勝數等);所以,不得不讓執行的行政官員,將國家事務的發展,偏向於「非文化、重文輕武」的方向經營。


如此,這三者關係就一直「循環」;結果,你不難發現臺灣人,重視賺錢比培養文化事務還重要。你也會發現,許多臺灣人拼命讀書、拼命參加考試去得某些資格,比去從事籃球運動、鍛鍊身體的健康還重要;也因為賺錢、取得文憑與取得某些資格是百姓、政府的首要之務,這種不是相關的籃球運動,或者文化事業如藝文活動對臺灣的官員與有錢人來說,那是嗤之以鼻。


日前不是有個新聞笑話報導說:韓國人嘲笑臺灣出產的世界第一高爾夫球女選手曾雅妮,說臺灣的企業業根本就「不贊助」她;尤其,連身為總統、政府官員都對臺灣辦LPGA高爾夫球賽是「不以為然」,你怎麼能夠期望籃球運動會在臺灣興盛?


至於,臺灣籃球和大陸籃球的差異在哪里?中國大陸的籃球發展與現況,坦白說,只有單純從媒體報導去看,我是不大瞭解。雖然,2007年帶隊去廣州參加過聽障世界杯的籃球比賽;但是,假如從廣州的「視野」去推論整個中國大陸的籃球運動;我想,這可能有失偏頗;因此,不好去做比較。


假如,單純討論籃球場硬體建設去看,我親眼看到的廣州所辦的聽障世界杯籃球場是,不論是國民黨執政或者民進黨執政的臺灣,在30年後都不大可能「建造」那樣宏偉的場館;因為,他們的視野與心胸,都沒有那種「格局」。你不難瞭解,二地籃球的差異有多大!


或者,假如從競技籃球的廣州亞運去比較,當中國大陸已經算是央央大國,卻還「知己知彼」的聘請外國教練,和臺灣還「小氣8」的抱著死胡同;艾,這怎麼比較?


甚至,假如再討論中國大陸CBA的發展與臺灣SBL的發展比較,單純林志傑與李學林、曾文鼎等人,都要跑到中國大陸的CBA這樣現實,這二地的籃球是「天壤之別」笑話差異水準,我看就甭談。



11.徐老師是怎樣來到虎撲的?徐老師對虎撲印象最深刻的網友是哪位?最喜歡虎撲的欄目呢?


 


討論


當初是在搜弧的「姚明中文官方論壇」義務、免費撰稿,也都同時發表於圓球城市;卻在某件事情的討論串上,看到小朱(朱彥碩)HoopChina的「水帖」,包括無意義的「」帖很多;好奇情況逛過來,卻發現,其實還有蠻多、頗有水準的文章。


當然,當初在姚壇有個叫「bored2ru」的版主,對我照顧有加;包括後續的生活區版主「紫藍」,技術區的「兜兜」等,都是彼時我網路的恩人,是促成我到虎撲的主角。尤其,當初的兜兜已經在虎撲論壇小有名氣;介紹到此論壇發帖,進而獲得學習籃球機會。


在虎撲印象最深刻的網友,應該是有個叫「夢幻中鋒」的網友;嗯,他佬竟然是博士後研究的教授,是一位大學研究所的教授與大學籃球教練。你可想而知,虎撲的網友水準之高,簡直是出人意料之外。


最喜歡虎撲的欄目是論壇裡「籃球場」之「閃電」的每日戰報;他應該是位知名記者或作家。只要到虎撲,我90%以上,都會先看他()翻譯與撰述的每日戰報;其特色是有報導之外,他()總能夠因人、因事、因地、因物等不同,而恰到好處的把原文(外國人用語),用中國人能「體會」的字語,貼切的表達出來。


 


12.http://bbs.hoopchina.com/858602.html
http://bbs.hoopchina.com/842870.html
記得徐老師在步行街發過流行歌曲帖子,請問徐老師最喜歡誰的音樂?


 


討論


問這個問題,顯然,五年前到最近一年的前些時日,提問的網友是很少看我撰稿樣子;因為,我最喜歡的音樂就是「周杰倫」呀!


這部分網友可以去查,過往只要周杰倫出新專輯,我一定會去買個原版CD三張」;一張放車上,一張放電腦,一張給小朋友。我絕對不會買盜版,或者私下燒錄;尤其,我所有的撰文,一定會「硬凹」用周杰倫唱的「歌名」當標題。


 


13.八卦一下,徐老師結婚了麼?將來有沒打算讓孩子從事籃球運動。


 


討論


我年紀都這般大了,怎麼會還沒有結婚?由這個問題看來,我該檢討。


我二個小朋友,一個讀研究所一年級、一個大學四年級,都學習籃球;並且,在籃球教練與籃球裁判二方面,都建議他們去鑽研。籃球教練的部分,是我親自指導、示範與傳授;至於籃球裁判,由於我是外行,因此,都假手於他人協助指導。


我思考是,籃球是臺灣人最喜愛休閒運動,也是在臺灣境內運動人口最多的項目;尤其,二個小朋友在大學都學體育的科系,假如連籃球都不懂,那就和現實有脫節之嫌。


至於將來如何?我倒不在意;關鍵有二,看他們「個人興趣」而定,我不會強行要求,小朋友未來他們要從事那一項「工作、職業」。其次,在臺灣,雖然籃球是很熱絡的運動;可是,臺灣人是非常嚴重的「重文輕武」的社會形態。因此,對於職業運動選手、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等,基本上就是歧視有加,關懷與照顧缺缺;所以,我和他們討論有關未來就業的問題時候,也多次分析、強調社會現實面要注意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