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大帝打球享受之餘,關心他們球隊,似乎也要「經年累月」才有辦法看出,距離冠軍那樣完美境地的端倪;以下,就讓我們從騎士隊球員使用、防守以及進攻等問題討論。
『球員使用』
從大帝LeBron James這個球季的「出場時間」高達38.7分鐘,甚至,像昨天力取暴龍,大帝出場還超過41分鐘之久,這個出場時間量的管制,似乎有檢討的必要。尤其,從漫漫球季、從培養球隊那些一二年級新秀(尤其幾位搖擺人也有不錯表現)、從目前戰績仍處於領先榜、從重點在季後賽等等考慮,James實在沒有必要這般辛苦,在季賽就耗盡精神與體力;如果,再加上鍛鍊其他球員的信心去思考,大帝應該可以更悠閒地去享受籃球才是。
就球隊所有大、小前鋒球員,包括那些鋒衛搖擺人來看他們的出場時間,目前顯然有些「壅塞」、難以排解之嫌;假設大帝LeBron James以35分鐘為界限,則大、小前鋒總出場時間就剩下61(13+48)分鐘,去給那些搖擺人使用了。像主力第6人的大前鋒Anderson Varejao,昨天出場28分鐘,二年級球員206cm 的大前鋒J.J.Hickson昨天出場將近23分鐘,另一位二年級生也是身高206cm 的Jawad Williams,昨天出場19分鐘;這三個人總出場時間為70分鐘,就有需要「侵佔」中鋒出場時間來解決。尤其,再把板凳末端的鋒線球員呼喚上來,這裡就明顯有「人滿為患」的困窘了。
從現況討論,假如對手的大、小前鋒,都不是攻擊型球員,此處這樣分配還綽綽有餘;問題是,假如對手像似暴龍Chris Bosh這樣,屬於攻擊型球員。彼時,防守較為強悍、進攻狀況較好的球員,應該就是出場的主要考量問題了;所以,昨天出場時間,大小前鋒的量,明顯需要把中鋒,那二個防守移位較慢、防守範圍也較小的時間縮減。
中鋒,那個大鯊魚Shaquille O’Neal的使用,就令人贊歎了;像昨天和暴龍的比賽,第一節打個5分多鐘,第二節打多一點的將近7分鐘,然後,第四節在大帝連續難以命中的時候緊急上場,全場打了23分鐘可算是恰到好處。另一替補中鋒中鋒Zydrunas Ilgauskas的出場時間,則稍嫌短暫;像昨天對暴龍只有屈屈13分鐘,得個7分、搶3個籃板球、3次犯規、2次失誤等這樣,基本上就是「手腳冰冷」之故。此處,假如從戰略考量,Ilgauskas的出場時間,會被鋒線球員壓縮,應該是不得不的操作;比較理想,O’Neal與Ilgauskas他倆各自分配24分鐘,然後就可以把戰術因素加總上去了。
主力控球那個快速也犀利的Mo Williams出場時間,最近幾場球都保持在38分鐘上下,有些偏高之嫌;因為,另一替補Delonte West平均22分鐘(昨天的出場27分鐘),有些略嫌不足。此處較合理,應該讓M.Williams與大帝各縮減2至3分鐘,讓West多個5、6分鐘參與,到達28至29分鐘,然後讓三個人都能夠各行其是較合理;尤其,別忘記還有Daniel Gibson呢!像Gibson昨天才出場個17秒,教練Mike Brown有些「擔心輸球」之嫌。此處,比較好的安排似乎是,大帝LeBron James與Mo Williams都控制在35分鐘,替補Delonte West與Daniel Gibson二人,加總出場時間控制在30分鐘較為合理。
『防守問題』
騎士隊的防守缺失比較嚴重的有三個,一是轉換防守(transition defense),其次是相當難堪的交換防守(switching),以及防守態度等,以下敘述。「轉換防守」的問題多數在於二,一是對方主打快打戰術(early offense)情況,經常輕易的被對方雙箭頭(lopper)做接球跳投的事;像昨天對暴龍的比賽,這種鏡頭就出現過好幾次。這樣讓對手輕鬆接獲傳導球,基本上就不應該;假如再加上,那是一再呈現,這種防守態度就令人可議了。
轉換防守另一缺失是,大鯊魚Shaquille O’Neal及另一替補中鋒Zydrunas Ilgauskas的回防(回後場防守);除了老邁,也包含著對手的中鋒年輕、力壯如昨天的暴龍隊。從季後賽討論,絕大多數球隊,在那種一戰定輸贏、會和你做一槍斃命的殊死戰情況,漫不經心、缺乏責任感在轉換防守裡,絕對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,此處不可輕忽才是。
然後是相當難堪的「交換防守」,這裡主要還是在於,對方採取對持(運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的進攻,要主打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的時候,騎士隊不管37=21就是一律做交換防守;結果,多數都因為大鯊魚O’Neal以及Ilgauskas的「不敢過度趨前(close out)」去緊迫運球者,以致讓對手的運球者在外圍偌大的空檔情況下投籃攻擊。
以昨天的比賽內容以及對象特殊討論,既然進攻方的控球擁有外線投籃能力,採取做成障礙緩衝(show or hedge)然後再以障礙後還原(show and recover)似乎較為妥當;這種防守策略與技術,當然需要因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別。
有關「防守態度」指的是,這個球季多數時候,騎士隊的球員總是在第一、二節防守鬆散,和對手比拼進攻;等到第三節、甚至第四節初始,一看雙方進攻是不相上下情況,彼時才要「上緊發條」認真防守。這種要不得的防守態度,在這個球季時而可見;像前一陣子對戰熱火,以及疑似放水輸給山貓隊的球賽皆然。
這樣的比賽,雖然,有點像似Michael Jordan在公牛隊的後期,前面都只是和對手「輕鬆玩」的控制比賽;一到最後緊要關頭,需要分出高下、見真章的時候,才拿出真本領殺對手於莫可奈何之中,像這樣的「王者風範」操弄。可問題是,有些時候,總是有難以控制的情況;屆時,輸球恐怕就有愧對於球迷了。
整體而言,騎士隊的防守厚度與高度,和去年球季比較起來,都已經大幅提高許多了;除了大鯊魚O’Neal的厚度兼具高度,比起過往的Ben Wallace因故態度不佳之外,實效也確實明顯改善。其次,身高198cm 的防守苦力鋒衛搖擺人Anthony Parker,和去年的Delonte West與Daniel Gibson二人相比,又是另一種層次的水準提高;如果再加上幾位主將防守經驗的提升,因此,總體而言,現有狀況就只是看騎士隊諸將「願不願意」投入防守而已。
『進攻問題』
騎士隊進攻有二大問題,分別一、大帝LeBron James的單打,總經常面對包夾而滯礙難行;甚至因為他中長距離投籃命中率不高,以致,對手都退後等候他的運球切入;如此一來,他的單打效果就更差了。二、設立的孤立單打(isolation)、甚至低位(low post)單打情況,傳導球時機選擇不當與空手球員缺乏跑動,以致,許多時候,當沒辦法獲得優勢進行而不得不要傳導球後,空檔就難以尋出了,以下敘述。
大帝LeBron James的單打總經常停火、命中率不高的問題,昨天的比賽也出現過;那是在第四節還剩下8分多鐘,騎士以93比92領先1分的情況,James連續3次攻籃都以中長距離投射為主卻不能得逞。於是,教練Mike Brown趕緊申請暫停,派上大鯊魚O’Neal的低位策應,才打開僵局,擴大領先局勢。
其實,包括前面的幾場球賽裡,就算大帝LeBron James在3分線圈頂區和隊友搭配做持(運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主打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的時候,對方防守者也皆由掩護者底下跟隨(follow)去做好保護禁區(shadow post)的防守策略;因而,James很多時候不得不投外線,甚至因為24秒進攻權限將屆,所不得不做的長距離投籃。
因此,從最近這幾場球賽觀察,既然大家都對James「有所準備」;那麼,發揮其他隊友所長,做1+1大於2的加乘作用之戰術,似乎值得一試。我觀點是,James和大鯊魚O’Neal以及Anderson Varejao做「掩護切走(pick and roll)」的時候,O’Neal和 Varejao往禁區裡跑位,經常可以獲得傳導球去攻籃;而當,James和Zydrunas Ilgauskas或者其他大前鋒做「掩護切出(pick and split)」的時候,Ilgauskas的中距離投籃以及其他大前鋒的接球過人,又常獲得有驚人又高大的效果。此處關鍵不止在於James的高大、傳導球比較不受限制以外;問題是騎士隊的控球群,身材過於矮小,面對防守方的內線高大球員採用的障礙緩衝(show or hedge),往往被阻撓了傳導球。
騎士隊設立的孤立單打(isolation)、甚至低位(low post)單打,如大鯊魚O’Neal要在低位單打的情況,空手球員假如「缺乏跑動」,再加上持球者(不一定是O’Neal)觀察過久、傳導球時機選擇不當等,以致空檔難尋是目前主要問題;像昨天的比賽第四節還剩下5分27秒,Mo Williams在球場左側底線3分球投中,基本上也是傳導球到低位後,防守方移位準備協防,Williams移位獲得接球攻擊所致。
包括,該play的後續,昨天第四節還剩下4分26秒,大帝James接獲大鯊魚O’Neal在低位傳導球而灌籃,也是空手跑位的結果;因此,未來,不論是由那一位球員的孤立單打,其他空手球員假如只是一昧想當「等球射手」,這空檔的尋找恐怕就有所困難了。
沒錯,整體而言,騎士隊五位主要外圍球員的3分線命中率都算很高,像LeBron James,整體投籃命中率51.0%,3分球35.9%,Mo Williams,整體投籃命中率44.6%,3分球42.9%,鋒衛搖擺人Anthony Parker,整體投籃命中率44.4%,3分球47.3%,Delonte West,整體投籃命中率45.0%,3分球37.1%,Daniel Gibson,整體投籃命中率45.9%,3分球47.7%等等,確實有本錢當等球射手;問題是,假如遇到防守方不包夾,隊友的傳導球時機又不是很恰當情況,屆時糗態就難以入目了,此處似乎要做些微修正才行。
總結此處有關於進攻部分,以騎士隊目前的防守籃板球還算不錯來看,「多作快打戰術(early offense)」似乎值得一試。因為,看騎士隊很多時候的防守設計,都是由大帝LeBron James處於弱邊(weak side)協助搶奪籃板球;此一結果,正好可以讓他直接長傳到前場讓隊友攻籃,或者利用他的爆發力,而採取運球強行突破攻籃的策略;其次,其他騎士隊的球員,多數也都是鋒衛搖擺人居多,發揮他們的身材與速度去攻籃應該可行。
從昨天的比賽,騎士隊全場有27次助攻去探討,LeBron James與主力控球Mo Williams還有中鋒Shaquille O’Neal等人的「擅傳」,似乎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;所以,多做快打戰術,以及低位單打需要多多空手跑位,應該可以在此獲得詮釋。
至於昨天比賽全場獲得108分裡頭,騎士隊禁區的得分就佔有50分(佔46.30%水準)來看;其實,多位球員的身材特色,並還沒有發揮到淋漓盡致水準,距離完美還有不小差距。如果,面對像似湖人的雙塔,或者魔術隊的魔獸,甚至金塊隊與馬刺隊等擁有強悍內線球員的球隊,這個「禁區優勢」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獲得了。
當然,如果把這些問題逐一改善;那麼,騎士隊會是怎麼樣的球隊呢?喔,就讓我們「拭目以待」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