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論過控球後衛在後場觀念後,緊接著要談進入前場觀念;此時依序先後有:在後場對方罰球時如何站位、接收教練訊息、8秒過半場、瞭解對手防守陣式、機遇戰、所剩時間、回後場限制、拖車攻擊、攻擊預備腹案、比賽狀況、注意反快攻、發動改變防守等,以下討論。
『對方罰球』
對方罰球時,控球後衛該站何處?見仁見智;如下圖46-1觀察,從轉換快攻角色分工來說,控球後衛應該負責卡位對象是罰球者,也就是應該站在靠近罰球線位置較為適宜。
雙箭頭2號、3號球員預先跑位,最高大或最壯碩的4號與5號球員準備卡位搶籃板球,X1就是控球後衛負責卡位罰球者。
圖46-1 對方罰球時佈陣示意圖
這裡討論是,控球後衛在此處要接應所搶下的防守籃板,「控球居中」移位接應較適當;其次,假若對手罰球得分,控球接應隊友發底線球「他的位置」也較適當;三則,對手假若於得分後發動緊迫盯人,移位接應位置、「空間夠寬敞」也較適當。
對有些教練認為,一般控球後衛都較矮小顧慮;從另外角度思考,防守籃板的卡位若不紮實,身材再高大的選手站此罰球位置也沒有用;因為,只要卡位動作得宜,身材不是問題。
『接收教練訊息』
控球後衛準備進前場時,我們希望能一邊觀察對手有無採行半場壓迫防守、半場防守是2-3還是3-2等等之外,還能做「目光和教練接觸」;這一接觸目的在接收教練對現況的希求。
因為教練總比控球後衛清楚狀況,而且很多時候,臨場需要馬上做些改變;所以,在進入前場前要能夠與教練目光接觸。當然,此動作同時要注意週遭有無對手,否則容易發生球被抄失誤情形。
『8秒過中線』
8秒過中線的規則,對許多控球後衛來說,有相當大的壓力;尤其,對手若在後場實施壓迫耽誤了許多時間,要在8秒內過中線,應是控球後衛對佈陣、觀念、動作經驗的總考驗。
當然,這也是籃球專家與學者他們修改規則原意;希望籃球賽緊湊、節奏加快、球員技術能更純熟,別讓觀眾與球迷看籃球賽看到睡著。所以,控球後衛是否依據練習裡演練的佈陣、教練給予的觀念、基本動作練習善加運用等,應是8秒過中線重要關鍵。
再複習一次前面章節裡,控球後衛處在後場要考慮8秒過半場的提醒:(1)當自己接應傳導球後,眼睛視野要偷喵24秒計時器;(2)在接應到球而運球推進時,心理要學會默數8秒的動作(平常要訓練不看計時器而符合8秒鐘過半場);(3)假如隊友在後場接應傳導球,控球就有責任在旁邊報數,還有幾秒就違例;(4)假如沒有防守者緊迫,學會讓球滾動到靠近前場,慢一點把球拾起去控制球的動作。以上等等事項,都是控球後衛在8秒要進入前場所需注意的。
『瞭解對手防守陣式』
有很多情形,控球後衛要進到前場,對手已經擺妥防守陣式;此時對手佈置的是盯人、配對防守(match up)或區域防守(是2-3、3-2等),首先認識,然後,馬上整理出因應方式。
尤其隊友已到前場,隊友所處的某些角度,並不能瞭解對手防守陣式,也有隊友根本不懂什麼防守陣式等;此時,只有藉助控球後衛傳達訊息。所以,控球後衛必須對一些「防守陣式的型態」多加瞭解,例如下圖46-2的2-3區域防守與圖46-3的1-3-1防守。
圖46-2 2-1-2防守佈陣型式 圖46-3 1-3-1防守佈陣型式
『機遇戰(early action)時機』
在後場不能施行長傳快攻、運球急攻時,必需在進入前場時,立即選擇適當隊友打機遇戰,並馬上決定帶球至適當角度傳球,切莫慢條斯理進入前場才開始攻擊;如下圖46-4,1號控球後衛帶球一進前場,隊友2號馬上跑後門,得控球的藍色虛線傳導球攻擊。
圖46-4 控球後衛帶球進前場瞬間打機遇戰示意圖
『所剩時間』
跟前面章節討論相同的是,比賽時間所剩多寡?對時間的掌握是控球後衛,不論身在何時、何地都必須控制的事;尤其,假如比賽進入緊張、膠著狀態,更是不可忽略。例如比賽剩下25秒我方領先2分,在我方需要贏乙隊4分以上情況,控球後衛就必須掌握這時間管理了;所以進入前場,控球後衛必需知悉比賽所剩時間。
圖46-5有防守者在中線附近等候,需注意回場限制
『回後場規則』
1號控球後衛若在後場接應傳球,要進入前場時應該注意過中線會不會回場的評估;因此,要運球前進必需掌握對手防守陣式。如果防守對手在中線附近等候(如上圖46-5),控球後衛就須有心理準備,球一帶過中線就不能回場,需要往兩側前進或將球傳出。
若有半場壓迫情況,比較上,希望如上圖46-5以「傳球過中線」,而不鼓勵採取強硬運球突破過中線;像上圖46-5的藍色虛線傳球這樣,傳導球進入前場,再視情況把球要回或直接打小組機遇戰等。
假如隊友欲執行發中線的邊線球接應時,控球後衛同時要注意本身所站位置,儘量以身在後場為原則,這也可以避免接球後回場;假如是前場發球的中線附近,控球就需處在前場中線三大步以上。
『轉換快攻拖車(tailor)』
若已傳球到前場給2、3號球員做機遇戰,而隊友不能馬上攻擊,則控球後衛需趕緊進入前場,積極走位接應轉換快攻拖車攻擊,這包含自己本身投4分球,以及4號大前鋒、5號中鋒的拖車。
如下圖46-6,球已經送達雙箭頭2號球員,控球要加快腳步進入前場,擔任拖車攻擊;如圖46-6裡,像固定式快攻的1-2-1模式,在3分線圈頂區由1號控球後衛接球攻擊。
圖46-6 球送達前場,控球要加快腳步擔任拖車攻擊
『預備攻擊腹案』
控球後衛在24秒進攻擊時限下,該有時間管理觀念是,需要在進入前場前,已經思妥後續攻擊的型態,不是說到了前場才告之隊友如何攻擊;也就是控球後衛在進入前場瞬間,應該就決定攻擊方式,並馬上傳達訊息給隊友瞭解後續攻擊。
例如控球後衛由後場帶球進入前場,可能因為2、3號球員處在4分線(3分線外一步可以投籃的攻擊區稱之)、或2、3號球員沒有擺脫對手緊迫拿不到球、或不安全傳球給隊友狀況下;此時應馬上指揮2、3號隊友,依據對手防守型態走位「即時因應」,千萬不可等到進入前場才開始指揮。
因為以規則只允許24秒情況,從後場進到前場一般約已花費5~10秒;考慮指揮操作系統戰(set play),走位完成執行時間約10秒情況,且萬一不能如願以償的5秒誤差因應,所以,控球後衛應及早指揮隊友因應。
『比賽狀況』
比賽剩下多少時間?領先或落後幾分?對方團隊總共幾次犯規、對方主將幾次犯規等等,都是控球後衛該注意的事項;因為控球後衛在這進入前場瞬間之位置與角度,最容易掌握籃板上方的時間表,也比較有時間去瞭解相關事項。
再次提醒,處在後場、快要進入前場、抵達前場等三個階段,控球後衛都要掌握比賽的任何狀況;因此,控球後衛在進入前場必需對比賽狀況充分掌握。
『注意反快攻』
在準備進入前場時(含剛進入),控球後衛必須提高警覺,在進攻過程有可能隊友失誤被快攻、隊友違例被快攻、隊友被抄截而造成對方快攻等等;所以,控球後衛剛要進入前場,身處最後一道防線,反快攻的處理,多數面對有五種狀況:
一、後方無對手:在此情況,控球後衛的防守必須保持1對1對球施壓(pressure the ball)、阻運(stop the ball)而不是抄球;一般在對方反快攻過程,很多最後一道防守者(大部份是控球後衛),都以「抄到球就是英雄」而想抄球,以致漏掉最後防守線,被輕鬆上籃得分,這是要不得。
二、後方有對手:雖然是最後一道防守者,不論後方有多少人,此時應移位到罰球線附近,並注意禁區籃下有沒有對手;此時策略是「放投不放切」的固守禁區,需要搶下所有攻擊不成的防守籃板。
三、多打少:假如對方是多打少,判斷該失分了,在扣除非常狀況(例如時間剩3秒、雙方平手,必須犯規等),否則別隨意犯規;應該讓對方得分,然後趁對方得分趕緊發底線球,準備長傳快攻變成我方以多打少的狀況。
四、非常手段:很多時候控球後衛於對方反快攻過程,因局勢膠著、不可讓對手得分以避免拉開雙方比數等因素考量,技巧性的提早犯規,不僅有助球隊,甚至於也可趁機挫挫對方銳氣;此非常手段「對球不對人的抄球,然後不小心身體接觸犯規」動作需注意,不可犯下「故意犯規」,這一線之隔需捉捏的恰到好處,則不失是項策略。
五、指揮聯絡(communication):既然控球後衛是,球隊最後一道防守者;因此,以轉換防守要領討論,指揮隊友對對手雙箭頭阻絕(deny)、指揮隊友趨近(close out)阻運等等的聯絡,就是身處球場最後位置的控球後衛責任。
『發動改變防守』
由後場往前場進攻過程,很多教練都會以進攻兼改變防守的方式做一個變更的暗號;例如前一個PLAY我方防守是盯人,在進入前場準備攻擊時,教練會要求我方控球後衛發號施令,此趟進攻完成就改變為3-2區域防守。
例如,控球後衛準備進入前場,卻因我方在前場失誤、犯規、違例等等狀況下,對方準備發其後場邊線球時,有些教練也會要求,最後一道防守者瞬間改變原有防守陣式,或馬上要求實施全場緊迫等;這些發動改變防守的關鍵人,絕大部份都由控球後衛在中線附近操縱,所以,控球後衛須要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