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火不應該馬上奪冠的;這樣的劇情,一點都不扣人心弦!好吧,就讓我們討論Russell Westbrook的技術特點、快攻偷跑時機與其四種技巧、抽筋臨時處理、鞋帶綁法等。
『Russell Westbrook的技術特點』
Russell Westbrook在冠軍賽的五場對戰裡瘋狂得分,那是「超級球星」表現;可也是,在球隊輸球後,四面八方的批評卻是兩極化。支持他與理性的球迷們,也許你們需要一些安慰;所以,我們就以技術觀點,來和各位討論:一般球迷,怎麼樣學習他的籃球打法?
基本上,Westbrook的攻擊手段(技術),90%以上只有二種,一是從3分線外快速運球到禁區附近的中距離「急停跳投」,另一種則是「運球急停再加速啟動的過人」上籃或挑籃等。
這個運球急停跳投技術的運用,Westbrook多數都在搶奪防守籃板球,自己運球推進,或者隊友搶奪防守籃板球後,策應傳導球後的運球推進;也由於防守方一直沉退到禁區裡頭,防守方都是畏懼Westbrook的運球切入上籃時運用。
這項運球急停跳投技術的運用技巧要點有二,最好利用「快跑的水平位移」,以及利用急停的「墊起之垂直位移」這二種力量去投籃;如此,你的大手臂、小手臂甚至手腕等肢體,幾乎不必花費什麼力氣;想當然,在身體「越穩定」的狀態下去投籃,你的投籃命中率就會越高;球迷可以利用錄影帶,以及慢動作重播去學習這項技巧。
很多業餘球員的急停跳投,往往都採取利用手臂的力量去投籃,或者,利用手指頭的彈與手腕的壓下力量投籃,甚至還做急停挺腰投籃等,這在急停跳投技術裡,都是「不合時宜」的概念。
這裡提醒急停跳投第二項要點是,你急停須要在「距離防守方二大步」位置就須要急停;而不能夠在,距離對手一步才急停;這個距離的選擇,主要期望避開防守者的封阻,如此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投籃。
很多業餘球員的急停,往往總是靠近防守方才急停;這樣,除了想要硬吃對方的不動腦袋之笨拙以外,結果總會遭到防守方封阻的干擾,進而出手動作小臂變形,為了閃躲對方封阻,身體重心偏移,就因為靠近防守方的投籃,出手的手腕與出手角度等等都變了樣。如此,命中率降低,更因為跳起投籃是靠近對手,如此也容易「踩到對方腳」而腳踝,進而招致扭傷等二大缺失,業餘球員不可不察。
Westbrook第二項技術,值得一看的是「運球急停再走」的技巧;也由於Westbrook他的爆發力強,急停瞬間也拖住防守方急停,於是,爆發力強勁的Westbrook,後續就選擇有利的單邊,就強行硬擠切入上籃或挑籃得逞。
Westbrook的運球急停再走,不同於其他如塞爾蒂克隊控球後衛Rajon Rondo、快艇隊控球Chris Paul的靈巧,像似這些控球後衛的急停再急停,有如泥鰍般的滑溜;Westbrook的運球急停多數都是難以繼續強行運球切入,或者,面對情境需要緩一下,甚至是在1對1等情況下,「停頓一下」後,就馬上啟動過人上籃或者過人挑籃。
Westbrook的急停再走技術,並沒有把他原來行進的速度浪費,不像Rondo或 Paul般急停時,多數都是完全停住;因此,Westbrook的急停再走就更具殺傷力了。
最後提醒,我們教球,經常提醒球員,當你可以不必採取「花俏運球」例如轉身運球、背後運球,或者利用跨下運球去運球過人時,當你只需要運用簡單的急停再走就可以運球過人時,你要好好去「玩籃球」;你犯不著花費很多時間,去學習困難度很高的轉身運球、背後運球,或者學習跨下運球過人。
從這裡整理給球迷參考是:運球急停跳投,儘量採取跑動的力量去執行;運球過人,採取急停再走就很管用了,業餘球員不必浪費很多時間去學習花俏運球技巧。
『快攻偷跑時機與四種技巧』
很多人都知道熱火隊的快攻是「快如閃電」;可也是,到底是怎麼樣的快,以下就讓我們深入去探討。
基本上要做快攻的偷跑,有四種情況分別是:
一、衝出封阻投籃:防守者,因為處於二線阻絕(two pass away)或三線阻絕(three pass away)位置,在進攻方因為快速傳導球後,做接球就投(catch and shoot);於是,防守者「衝出去封阻後,馬上順勢往前場衝刺」這樣的偷跑。如第一節還剩下6分49秒,Kevin Durant在球場右側45度3分線投籃,原本在禁區附近的LeBron James衝出封阻後,順勢做快攻的偷跑如下圖。
二、幫忙(help)後的封阻投籃:隊友因為各種因素,以致另外防守者甲需要移位輪轉防守(rotation defense)做幫忙防守,也在對象已經做出投籃情況;彼時防守者甲趁機偷跑,做賭博式的快攻偷跑。
三、弱邊防守:弱邊(weak side)防守者,眼見進攻方將球投出,並在判斷該球反彈同樣是在有球邊(ball side)後,不要管,球會不會進,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往前場衝出,做偷跑快攻的跑位。
四、圈頂區防守:1-3-1或3-2區域防守的圈頂區防守者,甚至2-3區域防守的某單邊處於高位(high post)區的防守者,在判斷進攻方即將出手攻擊,不論會不會進球,在球即將「離手瞬間」,就以衝刺、不看球的方式偷跑快攻。
以上四種的快攻偷跑,「在後半場不須看球」這樣的衝刺;如此,將會產生三種狀態,一是有責任感的投籃者,正常情況會擔心投籃不進後,被偷跑快攻而影響投籃命中率。其次,也由於偷跑快攻,該投籃者當然必須快速「回防(回後場防守)」;所以,將可以減少該投籃者搶奪進攻籃板球機會。
三是,由於多數的回防(回後場防守),許多籃球教練都指導球員做「倒退跑」;所以,假如偷跑快攻是以衝刺方式操作,進攻方將有二到三大步的空間距離之有利契機,獲得隊友傳球而接球攻擊。
從這裡球迷應該會發現,為什麼John Wooden會說:對手得分、罰球都可以打快攻的道理;尤其,和我打過球的人都瞭解,用「伸卡球」長傳快攻,其實也需要有人能夠把偷跑快攻的「時機與要領」恰到好處運用,才能相得益彰呀。
『抽筋的臨時處理』
第四戰快結束前,LeBron James的「大腿抽筋」後,球迷對此處理的「認知」是莫衷一是、眾說紛紜;基於擔心以訛傳訛情況,以下和球迷討論:
一、小腿抽筋:小腿抽筋的處理有二種,一是坐地雙腳伸直,由旁人協助做「壓伸前腳掌」的動作,讓小腿後方肌肉做伸長的動作;多數協助人員最好以單腳跪地姿態,再以單手手掌固定方式壓住傷患的前腳掌,讓前腳掌越靠近小腿越好。
一般來說,彼時擦拭酸痛藥膏,那種清涼也有讓肌肉放鬆,避免持續抽筋的效果;實務上,冰按摩或者擦拭酸痛藥膏後的手指頭按摩,也有不錯功效。
第二種小腿抽筋處理,則是發生後,讓患者雙手扶牆,或者雙手扶住樹幹、柱子之類;抽筋的該腳膝蓋伸直、腳後跟要著地(亦即抽筋腳掌著地,該腳和樹幹距離約二大步,另一腳彎曲放鬆);患者身體儘量呈直線狀態,並且和樹幹呈30至45度較適合。
這二種處理方式,最好都是「持續3~5分鐘」;目的就是讓肌肉縮成一團的抽筋,在這二種動作伸展後鬆開來。
曾經看過,小腿抽筋的處理是,患者坐地雙腳腳伸直後,協助人員「腳踢患者腳掌」這樣錯誤、離譜動作,提醒球迷:這會造成肌肉斷裂、韌帶拉傷的。另外也有離譜處理的是,休息片刻後,患者再重返球場打球;結果,就發生肌肉、韌帶拉傷的不幸事件。
二、大腿抽筋:像LeBron James那天的大腿抽筋,訓練員讓LeBron James坐在椅子上,在雙腳伸直後馬上做「冰按摩」;基本上,就是期望大腿的肌肉放鬆。可也是,在肌肉持續縮成一團、難以解決情況,訓練員迅速以「膝蓋著地的跪地」動作因應;那是期望大腿肌肉伸展,避免縮成一團的肌肉一直難以「放鬆」。
從許多個案去看抽筋,過度使用是最常見的理由;所以,休息、肌肉伸展、注射肌肉鬆弛劑等是解決方法。至於,該場球賽,LeBron James又重返球場,還投進關鍵3分球,捫心自問:那是嚴重「錯誤的示範」,球迷切莫學習;我還親眼目睹某球友,一天打四場球賽,結果賽後大、小腿都抽筋,在難以解決送到醫院處理時,包括肚子(腸)都抽筋了。切莫逞一時之快的打球,適可而止的打球,多數是避免抽筋的關鍵。
『鞋帶的綁法』
冠軍賽第五場的第二節,還剩下9分35秒時,雷霆在前場做全場緊迫;熱火隊Mike Miller在後場接應後,準備和Dwyane Wade一齊將球在8秒鐘內安全帶進前場。
殊不知,Dwyane Wade在後場卻發現:「鞋帶鬆掉」,Wade也很自然反射的蹲下去立刻要綁鞋帶;彼時,被壓迫防守有些處理上困難、情急的Miller趕緊招呼其他隊友快來策應;於是,聽到Miller呼救的Wade也不顧鞋帶鬆掉、行動不便的他也只好趕快移位到前場,準備協助策應傳導球;也在確定該球進前場後,於9分32秒熱火隊才申請一個暫停,好讓Wade綁好他的鞋帶。
以綁鞋帶的繩結要領,就指導童子軍五年經驗,綁鞋帶最好是使用「單結再蝴蝶結」較妥當;也有人嘗試過使用其他方式,但效果不佳,不是不容易鬆脫,就是沒有蝴蝶結來的牢靠。
至於綁住鞋帶瞬間的使力技巧,一般習慣上是先將兩條鞋帶打個單結(一般台語稱死結),並加把勁做一拉緊動作;然後以左手大姆指壓住單結交叉點,右手再將左邊(甲)鞋帶儘量靠近交叉處折彎成小圈,再以左手食指將此小圈夾與大姆指靠攏,此時緊接著以右手將另一鞋帶(乙)環繞甲鞋帶(儘量靠近左手姆指與食指),以右手姆指與食指從中將乙鞋帶拉出為一小圈,此時雙手為持兩鞋帶兩個小圈圈像似蝴蝶的二個翅膀狀態,最後儘力將兩圈圈「往下與往外拉扯」,直到腳背有緊的感覺,並且兩鞋帶一樣長度為止。
除此之外,有些球員還會習慣的把二條鞋帶繫到鞋帽裡面,藉以避免鞋帶多次掉落。從實務上討論,鞋帶掉落表示球鞋的穿著不良,該腳可以任意鬆動;因此,球鞋根本沒辦法做到保護雙腳的效果。可也是,球友間應該還是有很多人是,鞋帶隨意纏綁,其中以國、高中生為最;我們還曾經看過,鞋帶沒有綁緊而掉落時,招致旁人踩頓,因而在拉扯瞬間球友當場摔跤。
綁鞋帶是個學問;而且,打業餘籃球是不能因為鞋帶掉落而「申請暫停」,這是球迷必須瞭解的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