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等候與熱身』
今天(2010.0909)第四次到虎尾國小擔任義務籃球教練,協助指導他們五年級男生球隊;一開始(練球開始時間是早上07:30)在只有五位球員到場情況,我繼續昨天的操作方式,利用「球感訓練」等候其他球員。
我的思維是,與其癡癡等候,浪費時間的沒做什麼事,不如利用影響「層面」較小的球感訓練,去進行訓練;尤其,球感訓練也可以協助球員進行「準備運動」,這在訓練時間根本不足情況,球感訓練就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。
『球感與運球』
觀察了二天發現,其實,這些小朋友雖然只是小學五年級;但是,很多人已經稍微會運球與運球上籃了。所以,在昨天指導了「原地運球」之後;我今天在球感訓練後,除了複習原地運球之外,還銜接、加上一個「快速直線運球」的指導與練習。
從中要求四個口訣:運球要有力量、運球彈跳高度不能超過腋下、球體落點在斜前方、眼睛不能看球等等。一開始,有三個球員的運球,基本上是利用手指頭去「點、撥」球體;經過指導、介紹要用手腕與手指頭的力量之後,多數都達到目標。也有四位球員的運球是,一箱情願的想,讓球體自行彈跳將要落下後,再藉力使力去用力運球;想當然,球體彈跳就過高了。經過指導、說明,你應該在球體彈跳起來,快到胸部高度時,手掌的手指頭就在腰際等候;然後,在手指頭攜帶球體至胸部高度瞬間,利用手腕與手指頭之力,壓、推、彈下去。
由於,星期二才開始「教」球感,昨天星期三才開始教原地運球;所以,要求他們「眼睛不看球」的目標,有些難以達成。我睜一眼、閉一眼的口頭勸說後覺得,要用「激將法」把這個目標達成;於是,在有限場地練習時,我讓後面二位球員,去幫前面練習的球員「評分」。我說:運球要領的四個口訣是評分重點,請大家努力追求滿分;並且,相互比較優缺點。嗯,效果相當好。
『為什麼要測驗?』
有網友來信問:這種小學五年級的球員,開始訓練前為什麼要測驗?我的思考是:不測驗,怎麼「知道」球員現在的水準?包括身高多少?手臂多長?腳多長等等;並且,假如沒有進行測驗,我怎麼知道最近使用的「訓練處方」,經過一個月或二個月以後的「效果」好不好?
尤其,現代很多家長,把子女送到某些「社團」裡後,總希望「看」到某些「成果」;例如,喔,身高「長高多少」;例如,體重「降低」多少;例如,「體力」較好等。這些經過測驗後,看得到的數據,會讓「家長」更信服你籃球教練;你籃球教練需瞭解,練了老半天,假如家長或級任老師都看不到「進步與成果」,誰會支持你籃球隊?
『訓練計畫』
有位老師來信討論有關於球隊「訓練計畫」之事,在此先將四個月的中期訓練計畫提供;至於「日訓練計畫與細目」?因為確切練習時間、球員水準與需求、學校相關問題等等,我都還沒有辦法完全掌握;所以,會在下星期三以前,適應了、瞭解了後再予以公佈。
10年虎尾國小五年男籃「月」訓練計畫
| 0901~ 0919 | 0920~ 0930 | 1001~ 1017 | 1018~ 1031 | 1101~ 1114 | 1115~ 1128 | 1129~ 1212 |
心肺 耐力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 跳繩 有氧 |
速耐力 |
|
| 400m 200m | 200m 100m | 100m 60m | 融入攻守 | 融入攻守 |
肌耐力 |
|
| 循環 | 循環 階梯 | 循環 階梯 | 循環 階梯 | 循環 階梯 |
跑跳敏捷協調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 巴西操 垂直跳 |
球感 | ※ | ※ | ※ | ※ | ※ | ※ | ※ |
運球 | 原地運球 | 原地運球 | 行進運球急停 | 換手轉身急停 | 換手轉身急停 | 換手轉身急停 | 換手轉身急停 |
投籃 | 徒手籃下上籃 | 徒手籃下上籃 | 徒手籃下上籃 | 徒手籃下上籃 | 徒手籃下上籃 | 急停跳投 | 急停跳投 |
傳球 | 原地 | 原地 | 原地近移位 | 原地近移位 | 原地遠移位 | 原地遠移位 | 原地遠移位 |
進攻 觀念 |
|
| 保護球 給了走 | 三角步法壓迫 | 破解包夾傳切 | 分享籃球 | 命中率 |
個人 防守 |
|
|
| 對球施壓阻絕 | 對球施壓阻絕 | 對球施壓阻絕 | 對球施壓阻絕 |
小組 進攻 |
|
|
| 五種進攻快攻 | 五種進攻快攻 | 五種進攻快攻 | 五種進攻快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