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周6   

    籃球選手跑步訓練,從鄭錦和老師好幾年前,南下指導高雄師大籃球隊,徐耀輝教授提醒:馬克操比巴西操對跑步訓練助益較多後,我們幾個鄉下教練得以開竅;這幾天訓練營,從漢英、東泰、來義、

青年、穀保、苗中等潛力選手身上發現:不懂跑步、不懂跳躍,也不懂落地技巧,當然潛力十足。

 周3

粗簡跑步問題

    擺臂是左右搖晃,而非合理的前後擺動;甚至跑步都沒有擺臂。

    跑步是膝蓋抬不起來,然後步幅狹窄,有如蓮花過渡;

    跑步是腳沒蹬地的,軟弱無力;

    跑步是腳踱步,頻率緩慢等,包括一場球賽需要多次(約40次15公尺)「倒退跑」衝刺情況,我們籃球教練都難能可貴做一次倒退跑訓練。所以,當我們的選手身材、身體素質不如對手時,假如又缺乏適當的跑步訓練,這球賽要贏恐怕就力不從心了。

    我們另外做一個快速拋滾地球,讓球員「衝刺拾球」的動作;有一半以上球員「撿不起來球」,為什麼?快速跑步中的柔軟度不佳。

 周5

有計畫學習並勤加練習

    籃球選手的跳躍技巧,除了直線助跑垂直跳躍,還有斜線助跑垂直跳,以及後退助跑垂直跳躍之外,還有什麼跳躍技巧是國内選手所欠缺的?原地跳躍、原地連續跳躍、卡位貼身的原地跳躍、卡位貼身後擺脫再跳躍、遠距離趨近(close out)封阻的跳躍、快速趨近再移位的跳躍封阻、原地等候跟隨對手變向攻籃再跳躍等等;以上所提各種跳躍技巧,平常我們都很少「有計畫」去練習,所以,我們的選手其跳躍技巧就彷彿「不會」,也好像是「缺乏體能」之故。

    準備期與鍛鍊期需要有計畫的學習,從(一)徒手動作的跳躍學習,到(二)連續動作的跳躍練習,緊接著才是(三)模擬實際的跳躍練習,最後才能夠在(四)比賽中發揮;所以,像球員持球原地跳起喳籃板再攻擊,或者球員連續高托板再投籃等跳躍訓練法,就是籃球教練要學習的。

 nash的致勝一投

訓練才能將潛能激發

    籃球選手的跳躍與落地技巧,從前幾天的訓練營裡瞭解,這些優秀有潛力的青年選手,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;尤其像東泰、來義、漢英等幾位原住民的球員,幾乎都沒有把「先天素質」發揮,相當可惜。

 周2

深入探討問題

    助跑雙腳垂直跳在近30位選手裡,只有3、4位選手跳躍後有騰空之力;這顯示,多數選手的跳躍只發揮6、7成水準。至於助跑垂直跳躍的「急停、蹲下去」的動作,由於缺乏學習與練習;所以,快跑後停不下來,更沒辦法蹲下去,因此就跳不高了。也由於多數選手蹲不下去,更不懂得蹲下去後快速蹬起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;所以,他們的跳躍顯然都缺乏「力量的運用」。再者,多數球員跳躍的方向,因為停不下來;所以,就變成「稍停、衝過去」,而不是,急停往上跳躍,當然就連籃板都摸不著。

    其他多數選手包括4、5號球員,對於斜向助跑再垂直跳,相當拙劣,當然甭論交叉步後退後再跳躍的技巧了;如果再把曲折與轉身的變向、變速再快跑垂直跳躍計算進去,我們的潛力籃球選手之跳躍技巧,就有待籃球教練好好開發了。

 周1

落地技巧

    其次討論落地技巧,多數潛力選手要跳起瞬間,都缺乏「觀察可否安全落地」的動作;於是,跌倒摔角、落下瞬間碰撞其他球員、落下後踩到別人的腳踝等就層出不窮了。

    落地前不懂得將「雙腳打開」,雙腳幾乎併攏;於是,落地當然容易重心不穩,想當然就容易跌倒。包括落地瞬間,雙腳都蹬的直直的,不懂得彎曲;於是,腳踝與膝蓋當然容易在「重力加速度」下扭傷;甚至於落地時,不懂得利用「雙腳落地」的,只是利用單腳落地,這個單腳受傷的機會當然就增加多了。

    躍起瞬間先要觀察:可否安全落地;落地要雙腳自然打開比肩膀略寬,是雙腳落地避免單腳落地;並且在落地瞬間雙腳要微彎曲,藉以緩衝重力加速度的壓力等,都是落地不可忽略的技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徐 的頭像
    老徐

    老徐籃球園地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