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『常用術語


  經常用英文指導球員打小組技戰術,或者打系統戰,藉以期待發揮各個球員「1+12」的功效;不過,不知道是我英文發音不標準,還是球員對籃球英文不認識,很多時候總出現「雞同鴨講」、文不對題的窘態。所以,送上常用的中、英文術語;期望,和球員溝通更正常。


  ()內外組合(in side out)


()外側掩護(out side screen)


()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


()對持(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


()捲曲切(curl cut)


()機遇戰(early action)


()拖車(tailor)


()高低位打(high low)


()弱邊(weak side)


()阻絕(deny)



二、『破解全場緊迫防守的因應技術


  和環球科大的友誼賽以及大專杯預賽,被他們的大半場設陷包夾防守,搞的全隊像個「烏合之眾」;當然,我幹教練的沒有事前指導與練習是主因。所以,先弄個書面資料,讓所有球員瞭解以後,再做球場實務練習。


  ()傳切:傳球後,空手跑位接應。


  ()保護與策應:4號大前鋒要保持與控球後衛「五大步」距離與位置;除了要讓控球後衛看到你,也要隨時發出聲音,讓控球後衛知道你在那裡。


 


三、『機遇戰打法


  一直以來,我們虎科大都以全場盯人因應;雖然抄截、防守籃板不錯,可也是,打轉換快攻的效率竟然非常低迷。看過錄影帶檢討以及思考後發現,「策略與順序」,球員還不大瞭解;因此,發給書面資料,期望全隊瞭解並能確實執行。


  ()拖車(tailor)


  ()對持()球掩護:內線球員做掩護要切走,外圍球員做掩護要切出。


()壓、傳導給低位(low post)先做內外組合:卡位要球時機、指導卡位要球。


  ()銜接系統戰:控球「要回球」,做換邊的系統戰。



四、『系統戰基本佈陣


  由於先前和環球科大友誼賽以及大專杯的預賽,有經驗的對手經過二節以後,就掌握我們的戰術多數都以雙箭頭(lopper)、在二翼球員(wing player)發起;因此,除了阻絕我們二翼球員以外,還經常對我們二翼球員施以包夾。所以,我們虎科大的系統戰,去年都會做傳導球、換邊攻擊後再開啟的「默契」,今年因為缺乏演練與要求,變成過於呆板,也容易被控制;為此,現在做一個修改與加強。


  ()雙箭頭:佈置於二邊底線區;當然可以偷偷移位。


  ()中鋒:解讀防守與策應;若對手壓迫與包夾,跑位到在高位(high post)、甚至圈頂區「空檔位置」,策應球後傳導。先求策應對方壓迫防守,以及避免控球後衛一直運球在手的缺失;其次,中鋒拿到球就變化為外側掩護的首要順序:要看雙箭頭的跑後門(back door)


  ()控球:要指揮雙箭頭跑位接球;要回球後換邊(ball reversal)再執行系統戰。


 


五、1號深切(deep cut)結合捲曲切(curl cut)


  多一個空手背向掩護(back screen)的動作;並且,原來空手球員多做一個移位。


  ()雙箭頭佈陣於底線區。


()弱邊箭頭做背向掩護(back screen)


()最後在沒有球邊3分線45度由控球後衛做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結束。



六、『2號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


  多一個跑動掩護(running screen)去跑位牽制。


  ()雙箭頭佈置於二邊底線區,並做跑動掩護(running screen)


  ()有球邊(ball side)做掩護切走(pick and roll),沒有球邊(help side)做掩護切出(pick and split)


 


七、『3UCLA


  弱邊修正為,先在低位做堆砌(stack);最後選擇切出時機做捲曲切(curl cut)


  ()弱邊箭頭和內線埋伏在低位(low post)


()當掩護變化瞬間,弱邊捲曲切。



八、『4號內外組合(in side out)


  一直以來,虎科大球員都不習慣空手跑位與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;因此,要求有球邊發起攻擊或換邊攻擊(ball reversal)後,最好都做到「3人組合」的擋切戰術(motion)基本要件。


  ()一開始就做「3人擋切(motion)組合」。


()沒機會換邊攻擊(ball reversal),並同樣以3人的內外組合結束。


()內線球員的卡位時機是,外圍球員接到球瞬間。


()外圍球員要傳導球到內線,需注意多採用地板傳球;並且,以假裝要運球切入的刺探步,逼迫防守者後退,得到有利傳導球空間後再傳導球。


 


九、『5號外側掩護(out side screen)


  多了跑後門(back door)為優先的要求,並且,同樣要求弱邊要先在低位堆砌後捲曲切。


  ()內線球員在高位(high post)3分線外策應。


()外圍球員先利用個人空手跑位(以跑後門:back door為優先),尋求空檔接球攻擊。


()外圍球員解讀防守後,認為沒機會獲得空檔;緊接著做2人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尋求空檔接球攻擊。


()都沒有機會,控球後衛要回球,做掩護變化結束。



十、『6號橫向掩護(cross screen)


  由於二翼球員(wing player)傳導球觀念與技巧不佳,因此,許多的空手掩護就沒有辦法達成要求水準;這,其實是持球者的「觀念與因應技巧」問題。為此,在此書面說明。


  ()持球者要假裝運球切入「刺探步」,威脅騙取防守者後退,求傳導球空間。


()有球邊空手球員要去替沒有球邊的球員掩護。


()掩護後,要做切走或切出去尋求空檔接球攻擊。


()沒有機會,控球要回球打掩護變化結束。


 


十一、『7號淺切(shallow cut)


  ()外圍球員藉掩護跑位尋求空檔接球攻擊。


()有球邊內線做切走,沒球邊內線切出。


()沒機會,換邊做3人內外組合而結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