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全隊職員,是球隊進步指標
鄭錦和
2000.1128發表於第三期薪傳籃球教練雙月刊
上期和各位談國內年輕教練普遍的進步後,利用時間觀察國內甲組籃球賽總統盃賽事,以下就本屆比賽個人觀察心得來和各位討論;此期內容就:一、國內球隊體能與防守現況;二、國內球隊教練團的結構;三、國內球隊領隊職責等分別敘述。
一、國內球隊體能與防守現況:
如果純粹以本屆總統盃甲組籃球賽而言,個人認為各球隊已經普遍化的重視防守,不論是對球施壓、阻傳、阻運、封阻、對空手切的防守等等,在在顯示國內籃球教練的進步;尤其所謂積極侵略性的防守要件,幾乎是改變的重點。
當然,各隊進步幅度大小和教練素養有相當程度關係,這從許多場比賽中可以明顯看出;因為就籃球運動這三十年來的變化,不論是全場緊迫盯人、全場1-2-1-1、2-2-1設陷包夾等皆然;但如同前期所言,個人認為我們進步一些時,別人卻進一大步。
因此若以國內諸多球隊(含職籃)和美國NCAA相比,實在是有段距離;當然,這其中包括體能訓練。因為不重視體能只能算是打半場球,體能絕對是個關鍵。
目前國內甲組與大專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體能,尤其大專籃球在這部份都還不能突破;簡單舉例如阻絕,體能好的話,除非對方走位技巧很好,要不然怎麼可能讓對方接獲傳球呢?抄截,那是好的防守象徵,也是最容易得分方式,因為防守時,基本上是比較不會失誤;和進攻比較起來,是否好的體能與防守之指導影響蠻大?解決這個問題,個人認為擔任教練需有進修與不恥下問態度,不進修則不能瞭解防守基本要領;不進修又不能謙虛求教,防守與體能訓練亦不得而知,這是大家必需體認的。
二、國內球隊教練團的結構:
國內球隊教練團的結構不健全,是影響籃球發展的因素之一;像似以美國大學球隊而言,領隊外有經理,總教練底下首席教練下又分進攻、防守教練,還有訓練員、防護員、球隊管理等。反觀國內球隊,真是有些奇怪,也有些不可思議的地方;以甲組球隊論,領隊以外,好的點的球隊有位經理(這是少數球隊),下總教練、教練(大部份是執行教練或兼訓練員)、管理(大部份兼任訓練員),好一點的球隊設個防護員(只有四分之一球隊擁有),亦即球隊大不了也只有六位;這在外國球隊來看,我們教練團的能力也未免太強了。
國內大學球隊就更精簡了,領隊不到百分之一出現在球場,助理教練概皆由教練請托協助(大甲一級球隊半數以上缺乏),管理就由菜鳥新生擔任,這實在可笑到令人噴飯地步;如此一來,教練勢必身兼數職,上至訓練計劃、球隊經費,下至球員交通、三餐住宿都得一手打點。不幸的教練巧遇球員受傷,還得處理傷勢、冰敷包紮,真是全能到令人贊佩田地!
各位都是腳踏實地的教練,對於教練團的分工、講究專業,是否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、分身乏術之覺?這種現象設若不能解決,再不尊重防護員的專業,再不體恤教練的辛勞,國內籃球素質的提升將是天方夜譚!
基本上,解決這些問題,個人認為關鍵有三:
(一)領隊(球團負責人)認知--這部份需要大家多多向有關人士建言。
(二)各位教練認知--因為國內有志於籃球教練之士,尤其職籃退下來的球員蠻多,個人所知,就有許多願意以些微津貼擔任甲組球隊助理教練;以大學球隊而言,各校籃球校隊或球隊畢業校友亦有許多有志從事教練一職,因此,教練是否能夠廣結善緣,央求協助球隊訓練,以求教練團的分工進而球隊進步,這是需要擔任教練的「明悟」。
(三)防護員的建立--以國內論,國立體育學院、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等,都設有運動傷害防護系,每年培養的防護員能力絕對足以應付運動傷害的處理,像國立體育學院運保系的學生,尚有體適能訓練的基本知識與技巧;何況個人所知的,這些防護員畢業條件之一是需要經過球隊實習,如果各隊提供些微車馬費,他(她)們絕對願意參與協助,兩全其美如魚得水,何樂而不為?
三、 國內球隊領隊職責:
運動代表隊領隊的職責是什麼,深信大家心中必有許多不確定的答案,礙於職務料想,也不敢大膽給予定位;是熱忱如穀保中學蘇董事長,當初擔任前年日本羅德島亞青女籃般—對球員加油鼓舞士氣、請教練團吃飯慰勞教練辛苦、幫球員打點三餐住宿、安慰探撫受傷球員等等;亦或如某某甲組球隊領隊,如期給錢而初一、十五到球場看看;更甚如某某甲組球隊領隊素未謀面,連教練團都不認識?
個人認為:球隊好壞,球團負責人、領隊是個相當重要的關鍵人物;以個人觀察所見,國內職籃之領隊是什麼事都要管,社會甲組領隊半數左右依樣劃葫,而大學領隊,絕大多數是什麼多不管;像這樣參與的兩極化又不盡責,我們籃球水準怎能提升?
個人在此嘗將領隊職責下一定論:球隊領隊它是經費籌措、球隊發展、選材與比賽時之人際、相關法規的決策者,絕非戰術指導、生活起居打點等之執行者。
以上在這一期和各位所談,有關「健全的隊職員」--球隊結構僅是個人在這三十年來所見心得,若有不妥地方還請指教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