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清明節戰湖人到今天戰魔術,你可以簡單發現:火箭隊球員其實是「畏懼」身體接觸的一群,這也導致了輸、贏球的關鍵;在此談火箭進攻Ron Artest的角色、火箭替補球員在場上戰術、畏懼身體接觸以及茶餘飯後談球員比賽中跑步形態與距離等問題。
『Ron Artest角色』
Ron Artest的角色可以「改變」嗎?從今天很多時候,他佬擔任策應「控球」角色的時候,其實是相當出色的事;從他今天傳出7次助攻,讀者不難理解,Tracy McGrady過往角色已經逐漸被取代了。但是,為什麼對波特蘭可以傳出4次,另一頭對湖人與太陽二隊,他佬卻都只能傳出2次助攻呢?尤其,他的助攻有很多情況是和T-Mac不一樣形態呢?解讀是,他只要「調整心態」,不要猶豫不決,他會比T-Mac還出色的。
因為,T-Mac的助攻多數是「切傳」的形態;Artest的助攻則多數是利用其高大身材,以及在高位(high post)的優勢,在隊友空手掩護(off ball screen)過程,以及隊友空手跑位擺脫防守者二種形態下產生。此情況,防守者假如要採取貼身對球施壓(pressure the ball)施以阻傳(deny the pass),則會出現Artest利用其身體優異素質,然後下球切入過人;防守者假如不敢貼身對球施壓,Artest的傳導球就通暢無阻,只剩下隊友有沒有辦法跑出空檔而已。
因此,從Artest許多時候,比T-Mac還能夠「相信隊友」情況,他佬這樣角色扮演應該是發揮特色、適得其所的事。觀察可能問題一是,火箭隊教練Rick Adelman,願不願意多打這套進攻模式?因為,這套進攻模式幾乎只有在姚明「不在場上」時候才採用;並且此處還可能會出現,Adelman相信那些角色球員嗎?尤其,假如姚明一直被施以在前防守(over play),為什麼不讓姚明當「誘餌」,然後採取這樣可能會變成「多點開花」的戰術?
『替補球員戰術』
火箭替補球員在場上的進攻戰術,最近改善了不少;但是問題是,許多球員的「特色」還是沒有完全發揮。其一,身高196cm、體重95kg的Von Wafer以及Shane Battier雙雙採取深切(deep cut)結合捲曲切(curl cut)時候,Wafer的「敏捷性」以及Battier弱邊(weak side)3分球高命中率的「牽制」,其實是相輔相成、如魚得水的戰術;此時,多數都是因為姚明與Aaron Brooks不在場,暫由先發之一的Ron Artest帶領替補情況。事實上,Wafer的敏捷性、爆發力與單打能力,其實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,以及高命中率的可塑性
前述情況下,替補控球Kyle Lowry在採取對持(運)球者掩護(on ball screen),而要主打掩護變化(screen away),不論是掩護切走(pick and roll)或掩護切出(pick and split)時候,許多情況都出現Lowry的「捉襟見肘」、難以應付實際狀況;主要關鍵在於Lowry運球技巧與敏捷性,距離優秀控球還有段不小的距離。也之所以如此,才經常出現隊友幫他掩護了,Lowry他卻沒辦法藉由掩護尋得突破破壞防守陣式,或者運球尋得傳球契機,甚至也難以尋得和隊友「1+1=2加乘作用」的戰術效果。觀察後發現,讓Lowry主打得分後衛,讓他的爆發力得以釋放能量,其實應該會有些效果。
替補大前鋒Carl Landry的中距離投籃,以及他的功能不彰,不若先發Luis Scola水準,觀察發現相當可惜。一是以他的敏捷性來看,他由弱邊閃切到高位的動作,應該會比Scola容易獲得空檔;那麼,為什麼他總是難以在,姚明被施以在前防守情況獲得契機?尤其,姚明被施以在前防守此情況高位得球下,他的下球過人應該會有所發揮才是;而不是,Landry總「只是」弱邊搶奪進攻籃板球而已。他的面框攻擊,像第二節還剩5分24秒在,球場右側20度的面框投籃,就可以把他的中距離投籃發揮等;所以,其實應該不只如此。
『畏懼身體接觸』
畏懼身體接觸是,火箭隊進攻上嚴重的問題,這是觀賞火箭隊和湖人、火箭隊與爵士隊比賽後的觀點;湖人與爵士的外圍1號控球、2號得分後衛與3號小前鋒等球員,對付火箭隊時候,總是「特別激情」的做貼身對球施壓。結果呢,Aaron Brooks想當然就難以抗衡是許多時候,戰術難以執行的關鍵;替補控球Kyle Lowry呢,經驗也不足情況下,當是礙手礙腳的無計可施。
Ron Artest多數在對方貼身時候,總礙於體力不濟、不夠敏捷而綁手綁腳的苦無對策;Shane Battier呢,不夠結實的身材,以及拙劣的面框攻擊技巧當然就乏善可陳。老將Brent Barry,也有些體力、敏捷性的不足,更有身體瘦弱的缺失,在此也總無言以對;Von Wafer和Lowry一樣,也還只是一個經驗不足,拙於處理貼身防守的球員。
從這裡的二場球賽很簡單的發現,火箭隊對付對手的「緊迫防守」,被以牙還牙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了;所以,讀者由此會發覺,這快要季後賽當頭,這火箭、湖人與爵士隊都要拼季後賽「排名」的節骨眼,火箭隊和湖人的比賽,以及火箭隊和爵士隊的比賽,打到最後都是「相當難看」的低比分球賽,觀眾總經常就睡著了。像那天對戰太陽隊,基本上太陽隊球員已經是「拼命」在打球,這已經像爵士隊的球風;反觀今天贏魔術,以及那天贏波特蘭拓荒者,這二隊的防守和「密不透風」還是有段距離,火箭隊球員就遊刃有餘了。那麼,到季後賽怎麼辦呢?教練團激勵、及早規劃因應戰術是關鍵啊!
『茶餘飯後』
最近,因為撰寫「運動訓練法」的講義,看到速耐力訓練的理論有段:速耐力的課訓練距離,包括有氧訓練部分應該以,比賽狀況的10至20倍執行;這也讓我回想起美國某一大學研究,NCAA第一級球賽裡,2號得分後衛與3號小前鋒球員,平均一場球賽要跑「2700m距離」的事。於是,我利用今天火箭隊和魔術隊的比賽,計算第二節與第三節裡頭,火箭隊球員總共「跑了球場幾趟」?
基本上,中鋒姚明多數是從禁區腰位(middle post)跑到前場腰位,也就他都是從距離底線2.6公尺的地方,跑到對邊距離底線還有2.6公尺的地方;這,球場是28公尺來說,扣掉二個2.6公尺,多數時候姚明跑一趟約略是22.8公尺。控球後衛Aaron Brooks呢,多數他都是在罰球線跑到對邊罰球線附近;在罰球線距離底線5.8公尺來說,Brooks多數情況跑一趟約略是28公尺減去二個5.8公尺,也就是約在16.4公尺。
其他2號得分後衛與3號小前鋒球員,多數也都和控球後衛差不多,跑一趟大約都在16.4公尺;這裡,為了方便統計,比較特殊的計算方法是,在系統戰(set play)裡,那些例如利用深切(deep cut)的空手跑位,或者利用對持(運)球掩護(on ball screen)的運球突破等,都不把她計算是跑步距離。好了,接下來,我把火箭隊比賽裡的跑步劃分為三大類,一是快攻中的「快跑」,二是確認對方得到防守籃板球的「中等速度跑」,以及火箭隊搶到防守籃板球,或者魔術隊得分、魔術隊失誤、魔術對犯規等等,火箭隊球員採取的「慢跑」。
統計結果第二節裡,火箭隊做了2次快跑、9次中等速度跑步、剛好30次的慢跑;第三節,火箭隊都沒有快跑、8次中等速度跑步、29次慢跑。因此,以第二節為例,火箭隊球員總共是跑步了球場41趟;以控球後衛Aaron Brooks為例(包含他的替補上場計算在內)討論,跑41趟總計是672.4公尺(41趟×16.4m),姚明則是22.8m×41趟的934.8公尺。依此計算並類推,控球Brooks比賽四節要跑2689.6m(672.4×4),中鋒姚明要跑3739.2公尺(934.8×4);當然,這個四節的「跑步距離」是包括替補球員在內。
耶,以此計算,控球後衛跑步距離2689.6m,竟然和美國大學的研究2700m相當;看到此數據,讀者有何感想?這個數據的計算,雖然不是很嚴謹;可也是,以一般主力球員都要「打上三節36分鐘」討論,你就算是控球後衛的跑步距離,也最少要跑2017.2公尺(672.4×3)。那麼在此,我的問題一是,就像前陣子提過的,某個國小籃球隊雖然拿到全國冠軍;但是,他們卻從來都沒有「做過速耐力訓練」;因為看火箭隊的比賽,快速跑步的形態幾乎沒有出現!
其次問題二是,在火箭隊這種老打的「拖泥帶水」球賽類形,球隊需不需要做速耐力訓練?問題三是,假如你的球隊像過往太陽隊或現在紐約尼克隊,老是打「跑轟快打(early offense)」,你們的速耐力訓練要做到什麼程度水準?此處最後問題是,以前述談過的理論而言,速耐力訓練的距離要以比賽的10至20倍實施;如此一來常態論,速耐力的訓練,以控球後衛只打三節討論,他豈不是要做到2017.2公尺的10至20倍才夠?也就是速耐力訓練應該要做到20170公尺才算合理?喔,這會不會「跑死人」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