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球都抓不穩


    過半數以上球員,總沒辦法在任意時刻把球「抓牢」,是球隊第三項嚴重缺失。接到球的持球,竟然可以手指頭翹起、手掌心碰球的持球;其後遺症就是,沒辦法抓好球體去做傳導球,傳接球技巧就難以進步。


準備投籃的持球更離譜的是,旁邊的人輕碰手臂球就會掉落;這樣沒辦法控制球體去做穩定的投籃,並且總是在投籃瞬間變成投「滑球(滑掉的球)」,這當然很容易變成投空心球。包括準備投籃的持球,竟然是手掌心碰球;以致沒有辦法利用手指頭的彈力就把球投出去,結果像似投球滑掉似的投籃,並且那是只能利用手臂力量的投籃。



至於抓到籃板球的持球,也因為持球不當而在對手輕觸瞬間就掉落等;持球不夠牢固問題,那當然沒辦法抓住球體,然後很容易將到手的籃板球又弄丟;顯然,這是最基本的「球感」極度缺乏,球員根本沒有控制球。


持球不當,傳球就沒辦法借用手指頭的彈力去進行傳導球;傳球就只是利用手臂的蠻力,如此怎麼有可能傳出好球呢?其次,就因為接球基本動作不合理,所以,接球後的持球總是呈現不穩固;如此想當然,後續就沒辦法將手指頭與手腕之力使出,如此,傳導球當然是軟趴趴。


    從操作實務討論,持球不當,以致傳接球與投籃難以進步,是現階段最大困擾;因此,假如教練急躁、不明究理的責怪球員傳球沒力量、接球總是接不穩而掉球、投籃總是籃外空心等等,那就有些偏頗。



    其實,從問題現象可以看出來,過去她們沒有學習怎麼樣持球;所以,接手當教練的人如我,就必須從頭指導怎麼樣持球,並利用「球感訓練」去協助她們做持球的練習。


    比較實用的球感訓練項目有咂球、左右手交互傳球、持球環繞頸部、持球環繞腰部、持球環繞膝蓋、持球環繞雙腳、將球拋高並且讓球體高度旋轉後接球、跨下傳遞球、由體前咂球經過胯下並在體後接球等技術;這些球感技術項目,幾乎須要每天操作,讓球員瞭解怎麼樣持球、怎麼樣控制球的感覺。而且,這些技術是每天至少操作5分鐘以上,持續40天以後才稍微有些改善;至於那些資質有異的球員,我判斷:每天花個3分鐘做「補救教學」,可能才有辦法解救她們。



禁區投不進球


    距離籃框一至三步的位置,總是非常離譜的沒辦法把球投進籃框,是這個球隊給我的第一個印象;包括,前頭沒有防守者,卻還是做原地投籃,而不知道利用運球上籃;甚至投籃角度不適當,卻不懂得利用運球機會去,調整適當的擦板投籃角度;還有,在近距離的投籃,因為不懂得利用擦板投籃,以致投籃總是奪眶而出;以及,禁區附近的投籃,由於不知道瞄準點在那裡,所以,投籃總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不進球;還有,投籃技術動作,由於沒有學習,所以是亂七八糟、不得要領的投籃,想當然就是不進球;以及前投所述,由於持球不當,投籃總是不得要領等等。


    喔,這絕不是「世界未末日」!


    那麼,從問題裡你看到什麼?



    籃球觀念」:可以上籃,不要投籃,需要教練教育。


    接到球後有「一次運球」機會,並且,可以利用運球去修正「所處位置」做投()籃,這個也需要教練教育。


    在禁區的投籃,情況允許的話,應該盡量使用「擦板投籃」;那是最具體、具備明確瞄準點又穩定的投籃方式。


    投籃的瞄準點是「籃框前延上方」,而不是漫無目標的亂投;由此,包括擦板投籃的瞄準點就是:籃板上的小方塊之同側「直線1/3的位置」。



    禁區附近的投籃,除了投空心球、擦板投籃之外,還可以採用勾射、拋投、放球、挑籃等等;由此,就算是初學者,由於禁區附近的「投籃比例」很高,所以,你擔任教練的都需要指導。


    由於各種投籃的技巧,都和「持球」相關;所以,教練腳踏實地並且「盡職」的去指導球員做好持球要領;甚至,教練自己先學習某些技巧後,再去指導球員,可能是解決這些困擾的不二法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