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 


    張宗憲似乎是「黯然」的回台北師大念書;這消息傳出約一星期,遠方國外傳來,和宗憲幾乎同齡的雅妮、宗樺卻異地揚眉吐氣。艾,我們籃球人該怎麼樣看待呢?


 


    曾雅妮以19歲之齡在,LPGA的四大公開賽裡的美國高爾夫球錦標賽延長賽奪冠;喂,這是「職業」的高爾夫球比賽喔!楊宗樺呢,他則以16歲之齡在,四大公開賽的法國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奪得世界冠軍;喂,這是臺灣相當「乾旱」的網球賽喔。


 


這二個消息讓人看了是又愛又恨;愛的是,日前雅妮出國前的電視訪談,才看到也頗為喜愛籃球的她,指導台啤的林志傑打高爾夫球的趣味鏡頭。恨鐵不成鋼是,回過頭卻看到,原本讓人滿懷希望、遠在美國孤軍奮鬥的宗憲,卻因故返回臺灣要完成大學學業。


 


他,宗憲要回到籃球水準不高的臺灣;回到那個國際籃球比賽成績相當「乾旱」的臺灣,來繼續完成他的籃球生涯。那麼,在此,我們從她們(雅妮、宗樺)身上,從她們在世界級頂尖的比賽奪冠,我們籃球人看到什麼?


 


    籃球人「沒有世界觀?」


 


    籃球人「志向太小?」


 


    籃球人「易受挫折?」


 


    籃球人「容易退縮?」


 


    籃球人「無可救藥?」


 


    從現實看待,在臺灣這個良莠不齊的運動環境裡,最讓青少年喜愛的運動、運動人口最多、運動環境高於任一項運動、運動球迷最多、三級學生運動聯賽最健全等等「之最」裡,以上答案都是「籃球」;只是,可惜的是,我們籃球人表現的卻是「妄自菲薄」!不只是宗憲而已,還有許多、許多的籃球人!


 


    屈就於現實是,多數籃球人務實的表現;像我,為了生活,只好辦「收費訓練營」,以支援每月兼課只有2萬元,每年只有9個月收入,年收入只有18萬的艱苦日子。過去辦理多次的免費育樂營,那種豪情壯志不見了;這也像去年從美國五星訓練營回國的蘇翊傑,他的理由是想賺錢,包括幫家人籌募學費,這樣的沒有世界觀、志向太小、易受挫折、容易退縮、無可救藥等等。


 


    我們籃球人是這樣子嗎?


 


包括,我們那個彰師大中文系畢業的施老師,那個還在做「籃球夢」的中學老師;她也還是要面對現實的去考「檢定考試」,然後去取得老師資格後,再去圓她的籃球夢!


 


    籃球,妳是什麼時候可以給我一個亞洲冠軍?青少年或青年都好;男生也好、女生也可以。不必世界冠軍,我不敢「奢望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